在水灵宗影响范围之内的村子生活的基本都很好。这说起来还要感谢李策。他很久以前向宗门申请加大对周边村子的扶持力度,并写了上万字的报告交了上去。
宗主看了之后,也觉得李策说的有道理,给李策自行商办的权力。李策于是集中利用了宗门一些低产的灵田种植草药,部分对外销售之后获得的利润投入到周边村子发展之中,虽然量不多,但这么多年过去,也产生了肉眼可见的积极效益。水灵宗的声望也因此一升再升,隐隐盖过了朝廷。
虽然水灵宗不在乎这点声望,但尝到了甜头之后,也改变了原来一些作法,促进了村镇发展。
李策骑马走在一处狭窄土路上,这条路是连接天水郡和阳陵郡最近的两个村子的道路。他决定去朝廷实际管辖的地方看看。
还未到村中,便看到两侧停着几辆大马车,十几个人忙忙碌碌地装卸着东西。
“请问,这是什么情况?”李策问旁边的一个村民。
那人打量了他一下,说道:“唉,前几天大火,烧了村子里的粮仓,整整四座粮仓啊,一粒也没剩下,可把大家愁死了,不过,官老爷听说这里情况之后,直接雇了几辆马车将粮食送了过来,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看来朝廷还没那么腐败。生活在象牙塔中的李策在观念上仍保留着封建腐败的固有思维,再加上周围的长老管事对于朝廷的无情吐槽,导致他对于朝廷认知出现了偏差。从这处地方来看,东川帝国也有着朴素的民本观念。但仅仅看此处一个地方未免有一些狭隘,地方治理因人而异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无论人怎么换,基本盘是不会变的。
李策表明了身份,和主持装卸物资的官员简单沟通了几句,从他的话中,能真切的感受到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关心,据他所说,阳陵郡商会还组织了募捐,帮助村民修复房屋。
看来东川帝国的阶级矛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激烈,难道是那一场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让东川帝国放弃了固有的作法?李策陷入了沉思。
一百多年前,陈氏掌权地时候,他们忙于内斗,根本无暇顾及下层民众。基层官员贪污腐败,再加上百年一遇的大旱,民众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于是揭竿而起,在王宝的带领下向天下发出”苍天已死,黄土当立”的号召,煽动民众造反。虽然在朝廷镇压之下最终失败了,但那股悍不畏死的气势却深深的印在了统治者心中。
在推翻陈氏之后,新帝发动了“庆元改革”,颁布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另外新设督察院,监督官员的行为。可以说,这场改革让整个东川帝国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发展充满了活力,让远在西方的西泽帝国不敢妄动,帝国获得了许久的和平发展时间,其实力也渐渐从陈氏之乱与王宝之乱中恢复过来。
李策再次翻身上马,在那位官员若有所思的眼神中消失在远方。
很快,阳陵郡的郡守桌子上多了一个报告,郡守拿起来看来简单看了一遍之后,扔在了一边,宗门之人的事情他没法管,再说,不就一个人来周围的村子嘛,有什么好报告的,人家想去哪去哪,关我们什么事。
“下次这样的报告直接退回去,完全没有看的价值。”
”是,是。还有,最近有一个组织在这附近很活跃。”
郡守来了兴趣,问道:“什么组织?”
“晨曦,他们在这附近帮助民众解决困难,而且,据其他地区的情报,他们已经经过了大半个南方了。”
郡守来了兴趣,听说这组织免费帮助民众,而且不少都是修行者,难道是朝廷秘密组织的队伍?或者是那些大的商团暗中扶持的。
“对了,他们有一个口号,叫什么人人平等。”
“可笑,在这实力为尊的地方怎么可能平等?”郡守冷笑道,不过这到很像是朝廷抛出来的东西,就是不知是陛下的意思,还是哪个王子皇孙的意思
算了,反正是干好事的,对自己百利无一害,随他去吧。
【PS:这章主要介绍一下背景,顺便将传统的阶级矛盾一脚踢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