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手!不能砍!”
胤禩几人终于赶了过了,在远处就大喝出声制止。
此时台上遇花楼众人,已经砍了十多个,还有十多个。
然而胤禛一个眼神,隆科多挥手,便有大批的卫兵围了起来,挡住胤禩几人。
“爷稍等片刻,马上就结果了这些反贼!”隆科多嘴里说道。
刽子手继续着动作,顷刻间台上尽是尸体!
遇花楼所有人,全部被处决!
胤禩眼睛都红了!
刚才还说别让胤禛翻了身,现在还真给他找到了机会!
如此急切的处决这些人,证明其中一定有问题!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胤禩一甩袖袍,冷哼一声,带着老九老十老十四转身离开。
胤禛看着他们的背影,露出了近日都没有过的笑容。
…………
与此同时,紫金山矿场内。
李恒李亮两兄弟已经从江西购得了粮食回来。
那些被“请”来的读书人也在银子的驱使下,开始教授这一千多起义军,当然,教授的过程是按照王时的意愿,教他们识文断字,叫他们读书,教他们明事理。
貌似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却有一个人在此时的矿场内显得与众不同起来。
那就是蓝鼎元。
王时给蓝鼎元的规格待遇极高,几乎和卢俊这些元老管理层差不多。
这蓝鼎元也是脾气执拗,始终不肯去教这些什么所谓的起义军。
造反就是造反,什么起义!
和福建其他地方的反叛组织有何不同?都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蓝鼎元如此不配合,刘空卢俊等人都看不过去,尤其是周昊,暴脾气上来就要去干蓝鼎元一顿。
偏偏王时却非常包容这蓝鼎元,每天让人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也不让人去打扰他。
面对周昊卢俊等人的不解疑问,王时并没有和他们解释什么,只让他们等着,再看看。
不是王时不愿意跟他们解释,而是根本没办法解释,现在只有他自己知道蓝鼎元到底是个多重要的人才。
蓝鼎元,字玉霖,号鹿洲,福建漳浦张坑人,生于康熙十九年,父亲早逝,由母亲独自抚养成人。
蓝鼎元自幼熟读经史,尤其喜好古诗文,之后学有所成,通达治体,谈论经济,被进士内阁中书张伯行称为“经世之良才。”
康熙四十六年,蓝鼎元被张伯行邀请,到福州鳌峰书院,与同乡蔡世远共同纂订先儒诸书,后辞聘归家。
不知是时运不济,还是什么原因,考了几次却没有中式,蓝鼎元灰了心,决定不再考。
后来蓝鼎元随族兄蓝廷珍赴台征讨,又为治理台湾出谋划策,“行垦田、复官庄、恤澎民、抚土番、招生番”。
蓝鼎元才能显现,再后来雍正年间被众多名士举荐,入了朝做了官。
为官期间,责令豪绅率先完纳粮赋,严禁胥吏作奸舞弊,严惩无事生非的讼师,平反冤狱,严惩歹徒,令行禁止,吏治严明。
蓝鼎远还致力于复兴学校,亲自课经书,树立书院,尽力改善民俗风尚,深受百姓称颂!
但是又因为其刚正不阿的性子,得罪了上司,被诬告“亏空公款”入狱。
在狱中四年时光,平反之后,第二年,也就是雍正十一年,在任上病亡。
蓝鼎元一生所做的事太多了,光是书籍都著作了许多,《鹿洲初集》,《女学》,《东征集》,《平台纪略》,《棉阳学准》,《鹿洲公案》,《修史试笔》等等。
这样一位经世之才,就算是块石头,王时也得把他给捂热了,牢牢攥在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