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相接(1 / 2)

待看到冲进来的明军只有二百来人时,不少流寇头目赶紧抓起手边的兵器,叫喊道:“才进来二百个,也没有头盔,不曾披甲,都是杂兵,也就是这长刀看着唬人,没甚鸟用,杀过去,杀光他们!”

不少小头目都跟着叫喊起来。

这帮家伙这几个月一直在曹州一带流动。

烧杀抢掠无所不为。

很多人手头都有了人命。

在他们眼里看来,戴铁盔,披甲,拿刀牌的才算是精锐明军。

特别是那些总兵,副将,参将,游击身边的家丁们。

个个骑高头大马。

聚集在一起有几百铁骑时,流寇就会胆战心惊。

不战而溃。

别看他们几万人,山东这边的流寇遇到几百官兵骑兵,多半都会跑。

反正官兵打流寇也不起劲,知道抢不到什么。

官兵更感兴趣的是跟在流寇身后抢大户。

陕北那边的流寇就凶悍的多,因为陕北流寇的核心构成,基本上都是崇祯二年逃散的陕西和山西边军。

崇祯二年皇太极入寇,拉开了明朝灭亡的序幕。

大量的边军前来勤王。

大明的文官中的狗官,居然不给边军提供粮饷。

将士们千里勤王,起程时粮饷就被克扣,张献忠和李自成都是在勤王途中,因为被扣粮饷而奋而造反。

更多的边军是在北京城下饿的要死之后,先是各自返乡,后来干脆也反了。

这些边军强悍而勇武,他们原本该是大明守备边境的精锐,但在半年一年不发饷,朝廷视为牛马仆役,甚至连仆役都不如的前提下,大量的边军直接选择了造反。

他们不仅反,而且多半就是坚持到底,很少有真正接受招安的存在。

因为这个朝廷的无能和腐朽,这些边军以自身受的苦来说,他们早就看的相当清楚。

从始自终,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老回回等革左五营,这些流贼中的首领人物,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招安。

现在山东流寇烧杀抢掠,面对优势明军就化整为零,有机会就裹挟壮丁,残害地方的办法,也是和陕西流贼学来的全套本事。

关中,山西,河南,包括南直隶的凤阳等地,基本上都是如此。

流贼连凤阳皇陵都敢烧,没有什么事是他们不敢做的。

山东的流寇,也就畏惧官兵骑兵。

他们也知道杂兵不足惧。

往往就是比谁人多,谁吼的声音大。

官兵不会有决死战斗的决心,往往流寇不打就会死。

所以只要没有精锐骑兵参战,多半的战事流寇都能和官兵打的有来有回。

此时大小头目们怒吼着,把在村落中散乱的流寇集结到一起。

最新小说: 谁给大明续命了?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开局刺杀皇帝:你赶紧灭我九族吧! 谍海青云 年轻气盛八皇子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三国凶神:曹贼的贴身女婿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