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好了,竟然欺负到太子头上了。
此刻,不少文官都以怜悯的目光看向了吴昌时。
因为他们认为,不管此事是否为真,吴昌时的命是保不住了。
王承恩咽了口口水。
他打开文书,先是无比快速的扫了一眼,然后便是念道。
“圣人金安,学生张溥,状告皇太子朱慈烺,把持京城外皇庄田地,欺压百姓。”
“暗中私设关卡,收取商税,与民争利。”
“创办琉璃厂,贩卖入市,贪污敛财!”
“皇庄内外,终日浓烟滚滚,还似有喊杀操练之声,定是豢养私军!”
“圣人可知?吴江一带,大旱不雨,飞蝗蔽天。”
“官令捕之,日益甚。米价每石银四两,”
“流丐满道,多枕藉死。民间以糟粮腐渣为珍味,或食树屑榆皮。”
“我复社中人有在吴江者,便各处设厂施粥,吃者日数千万!”
“草民每当听闻吴江惨事,便声泪俱下,悲痛不已。”
“再观陛下之皇太子?贪污敛财,暗控皇庄,中饱私囊,致天下灾民百姓于何地?”
“豢养私军,致圣上于何地?”
...................
满朝文武听闻,皆是惊惧!
再看崇祯帝。
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些什么。
但是熟悉崇祯的王承恩内心却是无比惊骇。
他知晓,如果这封信里面写的东西,都属实。
那么,不管吴昌时死不死,皇太子朱慈烺,肯定不会好过!
毕竟,以他多年相伴崇祯的经验来看。
王承恩深知,崇祯可是个帮理不帮亲的人!
一旦确定罪名成立,确有其事,那就算你是皇太子,也得伏法!
这文书之下,还有数百文人,以及上千百姓所按的血手印。
在书信里,厚厚的一叠。
展开之后,惊骇众人!
扭曲的血印仿佛在彰显着凄厉,仿佛在求圣上为百姓做主。
崇祯沉默了好一会,开口了。
“方才信上所说的,吴江一带遭遇旱灾,蝗灾,可是真的?”
崇祯没有先问朱慈烺的事,而是问了灾情。
这个时候内阁首辅周延儒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确有其事,昨夜里来自吴江的奏折刚刚送入京。”
“臣今日上朝,便是准备将其呈与陛下您的。”
说着便是将那奏折拿了出来。
王承恩上前接过,呈递于崇祯龙案前。
崇祯一言不发的看了起来。
脸色愈发阴沉。
满朝文武心中都是咯噔一声。
难道,皇太子真的有上述罪名?!
如果真是如此,恐怕太子难矣!
而这个时候,东阁大学士贺逢圣站了出来:“陛下!微臣认为,此事还莫要太早定论罢!”
“皇太子才十二岁,他小小年纪,怎会暗控皇庄,欺压百姓,豢养私军?”
“依臣之见,此事有三论。”
崇祯望着他:“何三论?”
贺逢圣道:“其一:皇太子是遭人诬陷,此事乃无中生有。”
“其二,确有其事,但皇太子本身无罪,毕竟皇太子尚且年幼,不能辨别是非,是否是遭人蒙骗,还两说。”
“其三,是为事实,皇太子小小年纪,确实如此跋扈.....”
“以臣之见,眼见为实,不如皇上您亲自去京城外皇庄看一看?”
崇祯沉默了一会,便是微微颔首,道:“便是如此,摆驾京城郊外皇庄!朕要亲自看看,朕的这个皇太子是否真的暗中侵占皇庄,欺压百姓,豢养私军!”
【p:新人新书,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