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挽杉接到朱家退婚的消息后,气得在书房摔了一个茶杯。
晚间听仆人说还吐了一口的血出来,当年朱家受了沈家的恩惠,说要结亲的是朱家,现在说要退婚的也是朱家,他们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只是沈家沉船的事情,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朱家就已经落井下石了,如果真到了一穷二白的境况,想要他们家伸出援手,那恐怕是难于登天。
起初朱家落难,他们毫不客气地接受沈家的帮助,为了面子上过得去,才说让他家长女嫁给沈家,两家结成秦晋之好,现在第一个出来落井下石的竟然是他们朱家。
幸好在成婚之前认清了他们朱家的面孔,免去了日后的烦扰。
沈挽杉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朱家的掌柜亏空了货款,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行,趁着夜黑风高,放火烧光了朱家的丝绸铺子和仓库,去报官说是自然起火,还企图蒙混过关。
朱诚实苦于没有证据,最后被逼得走投无路,几乎要变卖家产来发放伙计的工钱。
而去岭南寻找适宜种植红茶土壤的沈挽杉刚好经过当地,遇上了朱家的灾难,伸出了援助之手,拿出一千五百贯的铜钱帮助朱家渡过难关,而朱家则自愿让出丝绸铺五成的收益作为对沈家的回报。
沈挽杉本以为等收益回本之后,再将收益分成的股权归还给朱家,却没有想到朱诚实却打的是另一个主意。
朱家看上了沈家多年积攒的人脉,想将女儿嫁到沈家来,以后生意上两家可以互相照顾,有钱大家一起赚,沈挽杉想着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也就答应了下来。
现在沈家的商船沉没,他们家第一时间就提出解除婚约,这不但会落人口实,还显得眼光极其短见,朱诚实居然完全不顾及旁人的眼光,更加没有顾及沈家的感受,毅然提出解除婚约,看来那是铁了心了。
苏州是沈家的老家,当地各个商户之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生意做久了,此次之间会有一个账户结算的周期。
就是在货物成交后,一个月或半年结算一次账,生意往来的时间越久,结账的时间就越长,甚至一年结算一次也是有的。
沈家生意做得大,与很多的商户都有生意往来,而在沈家商船沉没的消息传出去之后,虽然大家的心里都是慌张的,但没有人敢在第一时间找上门来。
大家都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道理,就怕万一沈家日后又翻身了,到时再想攀上沈家的交情,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远在岭南的朱家提出与沈家取消婚约后,其他的商家也迅速地闻风而动,来找沈家提前结算货款。
第一个找上门来的是一个姓卢的车夫,人长得魁梧,平时帮人搬运货物,拉货什么的,人称卢五,为了有活干,主动找到沈家,愿意以一个月结算一次工钱的方式,让沈家把活都让他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