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点将燕云台 > 第六章品画

第六章品画(1 / 2)

?丹青妙手霍都的画已有十张草稿,元泰的画像本就挂在云台之上,无需再画。其余七个人一直在外地,得等他们过年面圣或是换防时回京才能见到人。

看着手里的卷轴,霍都叹道,“真想早日见到这些画完成,一张张挂在凌云阁上。”

打开一张看过,豹雏忽然说,“那得等这些人死了才能挂。”

宁贽粲然一笑,“早晚会死的,一将成名万骨枯,名将们手上都沾满鲜血,无论正义与否,那些死在他们手里的人,都会出现在魂里梦里,一声声催着叫着,想来不会等太久。”想起在深宫中煎熬度日的姐姐宁馨,真不可以等太久,不然一朝红颜老去,就再也不能见到缪冲了。

画上的都是朝中重臣,跟随魏王多年的能征惯战的勇士,有的身在藩镇,手握重兵。眼下没有战争,魏王已老,太子羽翼丰满,大位已定,不存在数王夺嫡的可能。没有意外的话,这些人都可以活很久,别人不说,画师霍都想必见不到挂满凌云台的壮观场面。

对这个辛苦做画的老人来说,貌似不大公平,可也不能为他一人的公平,就把这些大将军们都叫过来,挨个儿掐死。

已完成的十张草稿,只挑了三张,分别是龙城太守路承,虎威将军姜遵,和素有守城将军之称的彭城太守卢朗,这三张像被送到魏王案前。

一日天气和暖,下朝后,魏王召太子、几个皇子和宁贽几个人,坐在凌云阁闲谈品画,旁边墙壁上张挂着骠骑大将军元泰的画像,顶盔挂甲,素白罗袍,腰悬三尺龙泉剑,手中横执一柄烈焰枪,重眉虎目,真是一位雄壮非常的大将军。

“元荣,你看一下这几幅画像,再比较一下元将军这张。”

琢磨许久,太子小心地答道,“看笔锋走势,人物骨架,显然是同一个人画的。所不同的,是这几张草稿上人物的眼睛都只画了一半,未用重色完全点出,可这一半,眼神凌厉,十面威风,足以显出大将的风范。”

他得到一个赞许的微笑。“你看看元大将军那张,眼神有什么不一样?”

“元将军的眼光平和宁静,有些安祥,安祥的简直不像个驰骋沙场,杀敌如砍瓜切菜一般的大将军。另外那几个人,眼神里是满满的挣扎和欲望。”

魏王看着眼前由几个小太监支着的草稿,笑着说,“荣儿看得很仔细。这张画的是元泰遗容,那时他已闭着眼,自然看不到内心的活动,这画师可能是根据生前印象画的。手里这几张上的人可都活得好好的,你们看,特别是路承,眼神跟狼差不多,凶的很,一看就是想攫取什么,相由心生。真不愧是丹青妙手,一幅画写尽人性善恶。”

诸位王子听了这话,都有些不解,前几日已数说过路承一次,不知怎么又提起这个话头来,看来这人想是得罪了画师,专拣他凶恶时的表情画,还特特让小国舅呈上,引出皇上这番相由心生的话来。

想这个画师,平时仅在大臣们候见的殿中闲转,并没有刻意让某个人在画架前整天坐着,一瞥之下,已有如此功力,确是个好画师。

宁贽许久未入凌云阁,此次听大家评说,留意一下元泰的画像,想起当年的情景。

那是十年前,平城一战极其惨烈,滚木石头用完,拆了民房的砖瓦打击攻城的敌人。数九寒天,滴水成冰。援兵未到,只好担水浇在城墙上,筑成一座冰城,让敌人无法攀爬。

城中无粮,元泰将随军的小女儿鸣玉裹上重重铠甲,绑在宁贽身上,由雍容趁夜色护送出城,再次请求援军。雍容完成送人的任务后,执意要回城帮元泰,没想到在回城路上被杀。接到求援信的虎威将军姜遵,扣留宁贽,说他谎报军情,拖延着不发救兵。

春暖花开,冰城融化,贺兰部攻入城中,元泰殉国。之后,魏王亲率大军来援,打败贺兰,进入平城,找到遗体,命随军画师霍都把元泰的遗容画下,悬挂于凌云阁上,供后人瞻仰。

宁贽见过元泰的遗体,盔甲残破,衣衫零碎,瘦弱变形的不成样子。真不知那丹青妙手霍都是如何根据生前印象,把元泰画的如此生动传神。

再仔细看一下,眼神竟与生前一样,神彩灵动,没有半分呆滞。心内不禁一惊,霍都的画风他一向熟悉,画的决不是一个已逝的人,那眼中,分明还有对生命的眷恋和一份悲悯情怀。

而且,这幅画,实在与元泰真人的形象差太远,准确点说,除了身材和神态,面目并不怎么像元泰本人。按这老先生的手艺,只要见过几次,做到神似形也似并不难。

也许回去后该问问霍都,可时间过去这么久,这老先生装痴做呆,未必能套出几句有用的话来。

霍都眼下就在外面,等着魏王宣召。

“龙城路太守这张,你回去再斟酌一下,那眼睛画的太小家子气。可以参照着墙上这张画嘛,那眼神一看就是个真正贵族。”

霍都低头答应着。

魏王疑惑地问道,“那张怎么那么好呢?虽说当时天冷,遗体保存的好,元泰的形容已不成样子,还能画得与真人一样威风,可又不太像他本人。”

最新小说: 万历小捕快 归藏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