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点将燕云台 > 第三十一章有思

第三十一章有思(1 / 2)

?可怜的大将军元泰,此时方才彻底对魏王失望,真没想到这个嫡亲的叔王,做起事来,如此冷酷无情。想起那十家亲王,并没有什么谋逆大罪,唯一的错,就是他们不该生在皇家。说话是错,不说话亦是错,连喘口气都是罪过。

许多天,他借酒浇愁,悲观厌世,不肯吃东西,雍容劝也不听。再往后,病了,昏昏沉沉发烧。躺倒睡了两天,吓的府里的人到处找寻医问药。醒来后,病好了,很有再世为人的感觉。揽镜自照,脸看上去小些,颧骨高出,下巴发尖,眼睛显大,足足掉了好几斤肉。

这是什么样的世道,君不君,臣不臣,兄弟相残,骨肉遭殃。想着找个合适的机会,挂印辞职,带上妻子和三岁的女儿鸣玉,远走他乡,再也不要在这个血腥的朝堂上立足…….

想归想,看看手下那些兵,府里那些人,自己走了,他们的日子还得过下去。落到别人手里,说不定会受什么样的折磨,还不如自己带着硬撑。

值得庆幸的是父母早亡,又没有亲兄弟姐妹在这次大清洗中被杀。除分走部分兵马,带走两员大将外,其他根基无损,自己和妻子雍容的头都还长在脖子上,没有被魏王给摘走。

以后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除了女儿。哦,还有小宁,他是宁馨的希望和依靠,得给他设法谋个安身立命的场所。他不再想念那个美丽的宁馨,她已出离视线之外,非自己能力所及,还是把有限的能力,用到珍惜眼前人上。

雍容忙的很,她照顾孩子,指导小宁武艺,有时还需进宫指点一下宁馨。百忙之中,她竟然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由她做发起人,元泰、宁贽、霍都他们和一些中山国及邺城一带的士绅,成立了中山盟。

立盟之初,是看到被路承残忍坑杀的中山将士家属孤苦,宗旨是照顾那些死难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儿,送些农具粮食之类,做些慈善活动,冬舍棉夏舍单,教孩子们认字习武,帮他们在这个艰难的世上勇敢地生活下去。

为避免引起朝廷文武议论,招致那些大将们反感,元泰和雍容不便出头露面,只在背后默默提供些物资,宁贽理所当然成了中山盟的少主。

后来这三个人都忙于行军打仗,由霍都主管盟中的事。事多人少,他又是个搞艺术的,天性散淡浪漫,不善于做这些细碎工作。管不过来,就吸收了一些江湖上的豪侠人物帮着管理,处理些盟中事务,如简雍、黄彝和浣葛山庄的庄主阴识等人。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自小失去父亲或兄长的孩子都已长大,很多人学得一身本领,从事着士农工商各种职业,也有的跟随宁贽在军中。比如豹雏,就是其中较小的一个。

迤逦拖着,拖了一年。回到洛阳,进宫朝见,魏王已听说元泰组建中山盟之事,想着他心中既生不平之意,有了异心,哪里还容得下他?开始找各种理由,设法削夺他的兵权,将他的人马分别调开,如以救驾有功为由,将大头将军孟准封为陇西公,调往西部边防一线。

宫中的宁馨担心元泰安危,通过雍容传话,让他找人画张像留给自己作纪念,那意思是暗地告知,该走了,马上离开洛阳,这里危险。

元泰此时还有要事未办,就找了与自己有些像的副将陈苍代为画像,赶着去办事。他回来后,画像还在霍都手中润色。边关已有信传来,贺兰部大将赫连铎铎带领十万轻骑,意图进犯中原。

魏王闻讯,命元泰带领在平城守城的五万人马,一路急行军,星夜赶到平城以北,保护那里几个州县三十万百姓退入关内,以免被敌军掳去。

那些百姓,有老有小,拖家带口,赶着牛羊牲口,大人喊小儿哭,推着小车,担着担子,背负行李粮食……一天才能走几十里路,把元泰的军队拖累的够呛。好不容易退到平城,贺兰部大军已追到,只能拼死守城,争取时间,保护百姓撤退的远些,等待救兵赶来。

接下去的事,就是元泰和妻子都战死在平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苍诈死埋名的事,再也隐瞒不住。此时,魏王已得到左将军缪冲派人送去的消息,听说有人胆敢在天子脚下公然劫持贵妃,马上派太子和肃王两人带着数千名羽林军过来支援。

人马抵达宝华寺外,见宁贵妃安然,别人不说,太子元荣大大松了口气。这是他将来要继承的遗产之一,眼看着魏王那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必得好好护着,不能有半分闪失。

“贼人呢?”太子问道。

“贼人狡诈,被他们给跑了。”缪冲此时已挺起胸膛,担当起一个将军的职责。

“下令封锁四门,挨家挨户严加搜查,务必抓住凶徒!”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