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众大臣还沉浸在刚刚的画面之中。
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仙境啊。
一个人随便搞两下天上就下雨了。
还是一个人随便搞两下,那庄稼秧苗便整整齐齐种到了田里。
那成熟的庄稼一个人便可完成上百亩收割。
还有那纺织用的大家伙,只是运转了一会便可纺织出数丈布来。
这些东西简直震碎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若是大明有了这些东西。
哪里还怕什么旱灾涝灾啊。
大不了在雨水好的时候让百姓们多种点地。
这样的话在灾害来临时便能轻松应对了。
众大臣你看我我看你。
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也没人敢回答九霄的问题。
该不该开设新学科?
若说不该,那你就是不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那你还谈什么修儒道,谈什么修的是浩然正气,谈什么治国齐家平天下,谈什么造化苍生天地长存。
老百姓的没了,还哪来的家国。
可若说该。
这无疑是动摇了他们如今的朝堂地位。
开设新的学科后。
那么以后必定会有学习这新学科的人来这朝堂当官。
到时候这朝堂之上便不是他们这些学习儒道的官员说了算了。
看到众大臣不说话。
朱元璋心中窃喜。
他已经很久没看到自己这些大臣吃瘪了。
平日里他要干点啥的时候。
不是这个尚书反对就是那个侍郎有异议。
他早就看这些个大臣不顺眼了。
如今看到这些人吃瘪,他心里别说多痛快。
朱元璋笑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就这么定了吧!”
“皇上,且慢!”工部尚书李敏站了出来。
朱元璋看向李敏问道:“李尚书,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李敏看向九霄问道:“九霄大人,在下不才,也曾研究过一些工匠之术,在下有个疑惑,若我大明开设新学科的话,那刚刚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大明需要何时才能拥有?”
九霄淡淡道:“短则数十年,长则百余年。”
确实。
那些东西可都是科技高速发展下的产物。
即使大明开设新的学科学习科学知识,大力发展科技。
但这其中也需要一个积淀的过程。
不可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李敏闻言像是抓到了九霄的破绽一般得意洋洋。
“九霄大人,数十年后老朽我可能都不在这个时间喽,更别说是百余年后,到时候什么事情还不都是你说了算。”
九霄也没有生气,淡淡开口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历来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敢问这位大人,你家小孩一出生便可下地走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吗?”
李敏:“这...这....”
李敏这了半天都也这不出个一二三来。
看到李敏吃瘪后,老朱心中又是一阵暗爽。
这个老家伙。
平日里工部的事情整得乱七糟不说。
但凡他老朱想要新建点什么的时候就各种问题各种不宜。
偏偏老朱还拿他没办法。
毕竟工部的事情也没人比他熟,只好听之任之。
现在看到这个老家伙挨怼,心中那个痛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