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中午来到汝宁府后,在附近的几个村镇走了一圈。
汝宁府的旱灾比他想象中还要严重。
原本昨天在朝堂上为了说服那些大臣。
朱雄英是挑选了汝宁府旱灾最严重的地方给他们看的。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
整个汝宁府都是这样。
没有最严重的,到处都是这么严重。
偌大个汝宁府,方圆数百里皆是一片焦黄炎热。
灾民们遍地哀嚎。
老百姓散的散,逃的逃。
有些地方甚至整个村都没剩一个人。
有人的村镇也好不到哪里去。
草根、树皮都吃完了。
百姓们一个个都饿得瘦骨如柴。
仿佛风一吹,便能将这些人都给吹走一般。
整个汝宁府都是这样的情况。
横贯整个汝宁府的汝河也是一滴水都没有。
河中的泥土都被太阳晒得龟裂。
牲畜更是一只都见不到。
想必早就被受灾的百姓宰了。
都沦落到嚼树根吃树叶了,这牲畜肯定不会留着。
整个汝宁大地触目惊心。
晚上。
住雄英在官驿中思索着要如何解决汝宁府的旱灾。
他的确会一些降雨的法术。
可汝宁府方圆数百里。
他不可能让雨水笼罩整个汝宁府。
那样的话就不是降雨了,而是降劫。
以他现在筑基三重的修为还做不到让雨水笼罩整个汝宁府。
顶多只能让雨水笼罩一镇大小的范围。
可汝宁府一州县有上百个镇。
就算每个镇降一天的雨,
一百多个镇轮下来也是三个月之后了。
现在的汝宁都已经这样了。
三个月之后,估计百姓都死光了。
那时候就算降下再多的雨也没用。
人都没了,地也没人种了。
还降雨干什么?
朱雄英觉得只是降雨的话肯定行不通。
要解决旱灾,得让现有的人都活下去先。
可现在百姓家中无粮。
要想活下去得有吃的才行。
朱雄英连夜来到汝宁府遂平县县衙。
现在有粮食的就只有官府。
县令胡知远得知皇太孙前来,连滚带爬跑出来迎接。
“臣,遂平县县令胡知远拜见皇太孙殿下!”
朱雄英也没有跟他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道。
“现在官府的粮仓还有多少粮食?”
胡知远不知道皇太孙大晚上来问他这个问题干什么,只得老老实实的回答。
“回太孙殿下,现在粮仓还有一千石的粮食。”
“一千石!这么少?”
一千石换算成后世的斤那就是万斤。
现在一个县的人口虽然没有后世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