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三国寻龙记 > 第八百一十七章 时机成熟

第八百一十七章 时机成熟(2 / 2)

陈龙见李奇也在投降之列,微笑起来,对陈兰道:“陈兰将军,迅速整军,重新拿起武器,不必换装,迅速行军至洛宁县城封锁。若是袁术军来,我要你死守洛宁码头,保证码头货运畅通。待我引青龙大军到来之日,再行交接。”

陈兰听得目瞪口呆,讷讷道:“主公,您这是要取洛阳?”

陈龙不置可否,说道:“只要你守住洛宁,就记你取洛阳第一攻。若是再叛,定斩不饶。”

陈兰脸色忽明忽暗道:“请主公放心。”

陈龙手点吕常、胡车儿二人,三人重新翻身上马,想起雷薄,对陈兰道:“雷薄一直是你的副将,若是能说服雷薄来降,记你陈兰第二功。”陈兰茫然点头,看着陈龙三人三骑,再次风驰电掣而去,消失在视野之中。

放下陈兰满怀心事,整军赶奔洛宁不表,陈龙这一次兵不血刃,说服陈兰来降,实际上已经将洛阳城外西南方的防御消弭于无形之中。

三人一路打马向北,傍晚时分接近洛阳西城,已经能够隔远望见洛阳城恢弘的城楼剪影。道路上空无一人,看来洛阳袁术忙于与曹操大战,西城的防御确实薄弱,陈龙等人并不停留,就从西城外郊野打马而过,直奔洛阳的西北角而去。

再说周不疑与黄盖、张郃、张辽、颜良、徐庶等大将,早已约定了一套分工合作,攻取洛阳的计划,当晚在洛阳西北角埋伏的,正是大将张郃。按照约定,今夜子时,五路兵马同时发动,张郃、徐庶领两万军攻西城,张辽领一万军攻洛阳城西北角,黄盖、周不疑引四万军攻洛阳北城,颜良领两万军攻取虎牢关。黄河孟津一线夹岸防御,却是从上党方向来的张牛角军一万人,驻扎在黄河两岸,确保船只畅通,另有从上党撤回的大将太史慈领军两万人,在武涉一带险要处驻扎,封锁黄河水道,专门抵挡沿黄河水陆两路赶来的曹丕曹植军。

原来,太史慈与一众河北降将,秉承陈龙走时的嘱托,一直在沧州沿线驻扎,镇压暗中降曹的沧州麹义,并伺机解救田丰。周不疑因与公孙瓒联络不畅,特意让已经投降的审配,再次回到袁绍处卧底,以便掌握袁绍和公孙瓒动向,袁绍输的灰头土脸,整日愁眉苦脸,对审配并不深疑,只有郭图暗中对审配实行监视。

当日,司马懿领军在陈留大败郭嘉,曹植攻克平原直取濮阳,周不疑见势不妙,计划抛弃了濮阳和邺城两个孤悬河北重镇,目标却是大军迅速度过黄河,联合长安黄盖、徐庶,直取袁术伪都洛阳,来不及等太史慈军撤回。太史慈的部队被曹军和袁军分割在了沧州郊野,一时间无路可退,陷入进退维谷之境。

颜良书信引来文丑取了邺城,审配正在一旁,连忙暗中通知了太史慈,趁着文丑军进入邺城,太史慈军迅速利用邯郸与邺城之间的空隙,穿过牛头峡谷和壶关,顺利抵达了上党褚燕处落脚,并立即知会了周不疑。周不疑欢喜之余,安排太史慈立即领军在武涉封锁黄河,抵挡司马懿顺黄河西进,为争夺洛阳争取最大的时间保障。

文丑驻军邺城之后,虽然并未主动出击,却令身在濮阳的曹丕、曹植如同芒刺在背,不敢轻易出兵西进洛阳,曹丕虽然深悔濮阳庆功会当晚,没有听司马懿的军事行动抢夺邺城,但为时已晚,也绝不肯在司马懿面前承认错误,因此暂时按兵不动,只让司马懿领军做好邺城方向的防御,才好一鼓而下,杀向洛阳黄河以北。

战局至此,虽然仍然扑朔迷离,但洛阳以西以北,已经全是青龙军的部署,且并无其它的部队掣肘,奇袭洛阳的计划,就在这无声无息间成熟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最新小说: 请皇兄赴死,老六我登基了! 大宋第一侯 无敌七皇子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大夏摄政王 无耻女县令震惊朝野 大唐小兵 红楼: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