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玲叹了口气,说:“是一航的想法,说咱们考虑不周到。我想了想也是,你看这名单上别说我认识的,你们车间来号人都在上面,平时跟你关系都不错,你给谁说,不给谁说啊,对不对?咱们这家属院住了也,户呢,人多嘴杂的,早晚都知道了,不如就像一航说的那样,公开招工,也公平。”
白军听了说:“也是啊,其实我拿到名单的时候也考虑了咱们要是招人,我跟谁说的问题。哎呀,咱们家一航真是比他爸妈强啊。”
俩人有一次感叹:歹笋出好竹的深意!
一周后
厂房布置好了,门口挂了一个很大的牌子,上面写着“速航快递”,这名字是白一航取的,自然是结合穿越前的记忆和他的名字。白军找了报社的熟人在广告专栏买了一个大篇幅的给他们快递站做广告,一时间成为了街口巷尾议论的热门话题。
他们的招工声明一经发出,厂房门口就围满了人。这可让白军为难了,按照他们的计划是先招个人来配合刘秀玲来分包,再招一个和白军一起送货,这样前期最省人力成本。可眼下,门口来了,4个,大部分还都是纺织厂的老同事们。
人群中有人说:“白主任,你们这个是做什么的?我能来吗”白军一看,说话的是他车间的小赵,小赵旁边几个原车间的人也说:
“是啊?白主任,我能来吗?”
“我也想做这个工作?”
“这可怎么办啊?”白军心想,还是走上前去说,“我们现在能力有限,第一批只打算招两个人,你们看招工声明上也说了。我也确实想帮助大家解决就业的问题,可是我们家现在这个阶段条件不允许啊。”
虽然是这么说,可是门口的人也不见有人离去。
白军不好推辞大伙,就给每个人都发了个人信息表,他说:“这样吧,你们把这个表填一下,然后每个人有什么特长都尽量的多写一写,我们晚上回去再商量到底招谁?好吧?”这些人一听,高高兴兴的填完表,这才散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