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百姓,好日子要来了!
但最后他还是忍住了。
原因自然是老农的最后一句话。
这红薯的推广者,竟然是宁国县县令!
身为父母官,对方不可能不知道这红薯所代表的意义。
如此巨大的功劳,宁国县的县令为何从未上报呢?
直到回到车上继续赶路,朱标也没有想通。
只觉得这个县令有些神秘,让他迫不及待的想见上一面,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车轮滚滚中,正在车厢内思考的朱标突然觉得马车平稳起来,之前的颠簸的感觉荡然无存。
他有些好奇的想探出脑袋一探究竟时,侍卫统领的声音响起。
“少爷,前面就是宁国县城了,只是...”
侍卫统领欲言又止。
朱标开口问道:“怎么了?有哪里不妥吗?”
侍卫统领苦笑一声道:“少爷,您还是自己看看吧,这宁国县城和之前有些不一样了!”
不一样?
朱标心中疑惑。
宁国县几年前他来过。
泥泞的道路,破旧的城墙,稀稀落落的行人。
总之十分的偏僻,萧条。
难道,变得更加不堪了?
朱标赶忙走出车厢,向前看去。
就这么一眼,直接整个人都惊呆了!
“怎么会这样...”
只见。
灰白平整的道路,两侧每间隔一丈左右就种植着一颗高大的杨树,看起来十分雅致。
路面上,驾车拉货的商人,挑着扁担的货郎,青衣乌帽的小厮...人流如织。
就连城墙都由一块块平整的青石堆砌而成,看起来十分的坚固。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那座雄城呢!
朱标久久无语。
这那还有记忆中那破落的模样?
他扭头看向侍卫统领,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你确定这是宁国县,咱没有来错地方?”
还没等侍卫统领回话,朱标直接自问自答道:“虽然不知道这些年发生了什么,但这里确实是宁国县无疑!”
他的目光越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看向宽大的城门楼。
上面铁画银钩的写着三个大字“宁国县”!
......
噔噔噔!
“咦,实心的!”
“这道路是怎么铺的,为何如此坚固平整?”
朱标已经从马车上下来了。
此时正不顾仪态的蹲着用手敲着灰白的路面,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
而一旁的侍卫统领,则是想劝又不敢劝的模样。
路过的行人们看到朱标如此,都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想来是见得多了,已经习以为常。
独自探索无果后,朱标起身叫住一个过往的书生打扮的行人,讨教道:“这位兄台请了,黄某之前也来过宁国县,这里怎么和之前不一样了?”
“还有这道路是怎么铺就的,我还是第一次见!”
书生还礼,笑道:“那黄兄肯定是三年前来的!”
朱标一怔。
好奇道:“兄台为何如此笃定?”
书生也不卖关子,脸上露出佩服之色:“三年前,确实如黄兄所说,宁国县一切都是乱糟糟的!”
“但是,自从一个人来了之后,这里就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