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办法?”
“怎么出来的?”
朱高炽呵朱瞻基同时问了出来,随后互相对视了一眼,随即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
他们一个太子,一个太孙,都是从小就接受最优质的教育的人。
论文化、问学识,不能说冠绝天下,但至少是很优秀的水平了。
但今日合父子两人之脑力,在苏先生面前,活活像个三岁孩童一般。
满嘴都是为什么,满脑子都是懵的!
这让他们对于自己的学识和智商,不由的产生了怀疑。
同时,他们看向苏景云的眼神,也不由的更加的敬佩了。
隔壁的朱棣此时也是懵的,他近乎是整个人都趴在了墙上,耳朵紧紧贴着墙,脑海中不断的回忆着苏景云的话。
思量许久,都没有回忆起来,怎么就办法出来了?朕怎么不知道?
苏景云好整以暇的问道:
“刚才的故事不是说过了么,宝钞是怎么贬值的?”
“因为发多了宝钞。”朱高炽立刻抢答道,整个人对于自己的答案,信心十足。
苏景云点点头,说道:
“因为宝钞比实际上,大明能够产出的东西多得多,所以面对的,必然就是有人可以加价买了,所以,原本大米是一贯一石,现在就变成两贯一石。”
“所以,想要宝钞不贬值,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苏景云一直觉得,做学问,不能一家独大,得要遍地开花,只有真正的让大明懂了经济学,大明才会足够的重视经济。
朱高炽没有思考很久,立刻便说道:“少发一点宝钞。”
“不错。”苏景云点点头,笑问道:“少发多少呢?”
“少发一百贯!”朱高炽兴奋的回答道,他感觉,自己已经隐约抓住了重点了。
苏景云顿时笑了,点点头道:
“不错,少发一百贯,那么延伸出来,延伸到整个大明,宝钞应该发行的数量,那便要根据,大明所能生产的物资而定了。”
苏景云站起身来,走到黑板前,说道:
“大明每年能生产多少价值的东西,货物流通的频率等等,我通过算学,计算出了一个合理的算法。”
说着,苏景云在黑板上写道:
“大明市面上必要的钱,就由,物价的水平,乘以大明所有人一定时期内生产获得的总价值,再除以一定时期内,一张宝钞的转手次数,最后来得出结果。”
“这,就是大明所应该流通的货币了。”
说完,苏景云转身,看向了对面二人。
朱高炽和朱瞻基一脸凝重的,看着苏景云黑板上写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