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习的时间过得飞快,第二天还是晴空万里。
陈医生一早就在药店里等着他了,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两人双看诊的速度快了些。
有些病症看上去就比较棘手,陈医生并不会等周州而是先问诊,而是让周州观摩,然后周州再自己摸一次脉。
昨天的药方都在电脑里调到了,周州也不急着看陈医生的药方。而是就跟他谈论脉案,确认自己判断的脉案是否准确。
不管是中医西医,确诊都是最关键的一步,确诊也是治疗的基础,这两者缺一不可。
若是连病症都没看清楚,那给出再好的治疗方案,不对症也没用,有时甚至会加重病情。
做医生,最先学会的就是耐心。
陈医生在中途偶尔观察周州,发现他比昨天更加沉稳,更懂得取舍,显然是把昨天说的话听到心里去了,忍不住微微点头。
提出有教无类的孔子也会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导学生,最怕的就是学生听不进话。
心里越发觉得周州孺子可教,陈夏的眼光还不错。
临近中午,没什么病人了。陈医生一边等病人一边跟周州聊天:“昨日你带回去的脉案看过了吗?”
“看过了。”
“看了多少个?”
“全部看了一遍。”
陈医生挑眉,颔首道:“不错,不错,你自己试着开方了吗?”
“都开了,也都比对了,有些区别比较大,有些事剂量上的差别。”
这么一想,周州将本子翻到最前面,看了一遍脉案后提笔在最后的留空处写处方。
昨天对完陈医生和自己写的药方,周州觉得自己略有收获,今天又重新写了一份药方。
写完后给陈医生看,“您觉得我这药方怎么样?”
陈医生看了一眼,这是昨天的脉案,他让陈母拿了红笔来,在他的药方下补充上,“病人体虚,不受补,这个剂量得少一些……”
周州看他写得工工整整的,忍不住问,“陈医生,你明明能把字写得很清楚,为何写药方时那么潦草,我都看不懂。”
“后面排队等着这么多病人,一笔一划的写那得费多少时间?”
陈医生道:“看病的时候也得顾及病人的感受,你看今日来就诊的病人,虽然也要给你看一遍,但他们就没昨日那么生气了是不是?”
周州想了想,今天的病人心气是比昨日的顺一些。
“天气又热,病人会越发急躁。气大伤肝,他们本来就生病了,再让人伤肝,那还是来治病的吗?”
陈医生道:“除非病人明确说,他以后要去别的药店抓药或者找别的医生再看看,否则,我都是这样的字。”
“别的店铺也看不懂你的药方啊?”
陈医生得意的摸了摸下巴道:“连猜带蒙,总能认出些字的,你不就认出了好几个字吗?”
“那为什么陈妈妈能看一眼就懂?”陈母拿到药方都是扫一眼就明白了,然后就会刷刷刷的打单抓药。
“你也不看看她练了多少年,看了多少年了,我们夫妻配合多年,什么白芷、甘草,一看就懂。”
“我要先看懂您的字,才能看懂您的药方啊。”周州看着陈医生的药方有些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