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枪匠 > 第一章 现代响马自留地

第一章 现代响马自留地(1 / 2)

?

中国北方的山林中,有一个与前苏联仅仅一江之隔的小村,它的名字很土叫杨家屯。它远没有漠河那个口岸村镇来的有名,就算稍微大一点的省级地图上也绝对查找不到它的名字。但是杨家屯有一样东西自打满人入关以后就十分的出名,那就是响马!

杨屯响马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时期,一直是东三省的一大祸害,也是妇人们恐吓孩子们的主要题材,不过在张大帅被人连着火车一起端掉后,摆在东北所有响马胡子面前的路只有两条可走,要么钻山沟坚持抗日,要么把祖宗扔茅坑里然后去当黄谐军,想继续呼啸山林过那大称分金的日子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好在杨双的太爷爷当初选对了路,给东北抗联赵尚志将军当了马夫,这才算是洗了白。

杨双的太爷爷是革命先烈不假,可他的后人们却不怎么样,响马那掠夺的劣根性逐渐的萌发了出来,先是靠着老爷子的这点关系开枝散叶,然后在军政商界遍地开花,花开的越是茂盛那后人们之间的关系网越是扩张,编织起这张网的人们在搜刮时将更为便利,所以杨家人继响马这个职业之后,脱变成了一个新的职业,那就是贪官!

有道是东北响马新疆贼,河南尽出溜光锤。至理名言的老话儿里透着一股怨气,但是得承认,当强盗小偷和骗子形成了一个新的结合体时,那这种怨气足可以撼动天地的,因为这新结合体的名称也叫贪官!

全世界贪图的人都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只知道不断的索取搜刮,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下来,或者说是否能停的下来,所以这张网承受不住贪官们疯狂滋长的体重,带着他们一起崩塌将是一种必然的自然现象。杨双的老爹,这个有名的贪官当然也逃不过一起崩塌的命运。

五年前的杨家还被人称为好大一棵树,当时杨家那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也当得起这一称呼,不过物极必反是千古不变的道理,直到五年前的那一场分崩离析,杨家的家势随着杨双他老爹特大贪污渎职一案彻底的跌入了谷底,树倒猢狲散,这时候亲戚都不是亲戚了就别提那些所谓的朋友了,所以众叛亲离的杨家,仅仅只剩杨双一人。

杨家是世代响马,这在杨屯根本谈不上是秘密,当然,作为现今杨家唯一后代的杨双,他本人是绝对不会主动提起这一点的,屯里的人也没有那个不开眼的会谈起这老黄历。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大部分村人的祖宗们也不干净,他们曾经是杨老太爷手下的喽喽兵,所以实在没必要做五十步笑百步的举动。

杨双本人倒是很有自知之明,很自觉的将自己定位成‘隐士’。除了五年前拿菜刀顶着校长,用校长的命换到高中文聘那件事以外,回到杨家屯的杨双,还真没做过隐士范畴外的事情。隐士的定义真的很广泛,可以是看破红尘不再急功近利的成功人士,也可以是破落穷困而无奈蹲墙角的乞丐,当然更可以是杨双这种随时有可能被翻旧账而不得不隐的隐士。

不过作为贪官之后的杨双倒是妙人一个,他堂堂杨家二少爷该是什么活法他依旧怎么活,而且还活的挺滋润,身上穿的仍然是阿曼尼范思哲,脚上踩的不是鳄鱼皮就是小牛皮,烟只抽中华,茶就喝雨前,那份从上到下的小资做派,像极了晚清时期京城里那种连裤子都穿不上,却愣裹着黄马褂的破落王爷。

像杨双这一类的纨绔子弟破落户,可以是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也可以是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但是纨绔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良好家教的长期熏陶下,他们的责任感被培养的极端良好,而且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所嗜好的东西。

当然,这里所指的是至少富有三代以上的门阀子弟,那一类打碎满口牙换金牙的暴发户肯定不在此列。

常言道,君子无好不可交。因为有嗜好的人才有目标,这样的人才有动力去面对生活。

打个比方说,有的男人喜欢嫖妓,有的女人喜欢时装。当嫖妓的男人们玩遍了马路肉场里的国标土鸡,自然会想着到高档会所里尝尝论美金算的洋马。当买衣服的女人们觉得二线品牌并不能展现她们的品味时,同样也会将目光转移到香奈儿和FORNARINA这类高档品上。就这样,随着新的漂亮洋马不断的涌现,更时尚更前卫的时装不断的发布,男人和女人们的目标也在不断的发展着。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论人们能否实现他们的目标,这个目标终其一生都会印刻在他们的脑子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推动着他们的生活。

杨双就是这样一个被自己目标所推动的人,所以他才能无忧的过着他那小资生活,也是因为他对生活的责任感,所以才有了以下的故事。

……

五月是个好季节,同样也是山猪们大快朵颐啃秧苗的好时段。

杨双看着老王家塑料大棚里被啃光的大白菜,朝站在一边愁眉苦脸的老王点了点头说“今年我上山上的少了,野猪是有点多,竟然钻破大棚找吃的,回头让你家那几个小子上我这来扛两头大的补齐损失。”

老王头连忙点头哈腰的说“二少您说啥就是啥!要不叫上俺家三个小子跟着您一块上山,好也您打个下手。”

没等老王头说完,杨双就笑着摆手离开了,这一类打下手的客气话他听的太多,有可能五年前杨家屯里的村人说出来的话,是真心诚意想帮他这个杨家遗孤,但五年以来从不接受帮忙的他,习惯性的将这些话彻底的变成了客气话。

对于这类还没打着猎物就先把肇事者分配掉的做法,杨屯的村民们早已习以为常,因为这是几百年前杨屯响马的创始人,也就是杨双的老祖宗杨大拿所立下的规矩。

这位老祖宗的原话是‘拉屎得填坑,尿炕准挨抽,牲口惹事主人担,崽子的娄子老子补!’

杨大拿这话虽然糙了点,可意思却是再明白不过,从杨家的地里跑出来的东西,即便是野猪狐狸这一类野兽在杨家和杨屯村民的眼里,那也是杨家的牲口,闯了祸理所当然的由杨家负责善后。

这个规矩几经被执行了几百年,即使现今的杨家只剩杨双一人,他也要将这规矩彻底的执行下去,因为一旦没有了规矩,那杨双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根本,人无信而不立,没了信誉的杨二少将与街边的混混没什么两样。

别以为大门阀或者山大王全都是骑在百姓头上喝民血的,那只是影视作品在主观上的误导罢了,当初在外无恶不作的杨屯响马,现今被双规的大贪官杨万里,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却是装也要装的万家生佛。至少杨家在村人的心目中,那个被定为贪官的杨家,虽然只剩下那个漂亮的二少爷一人,但是与几百年前一样,杨家依然是照顾着屯里老少的大善之家,要不是杨家二少爷才二十岁的年纪,村长魁首肯定又是杨家人。

呯!呯!呯呯呯!

听着这几声挺瓷实的枪响,刚出村走进树林的杨双眉毛立刻拧出了三个弯,不是他想让自己的眉毛去做这样的高难度动作,他是想不通,方圆百里谁不知道这一湖二山三片林,自打清初起就是他老杨家的地盘,就连江对岸干走私的老毛子,都知道过他杨家地的时候得老老实实的留下孝敬,这是那个不开眼的敢在他眼皮底下放枪?!

其实杨双也知道,现如今只剩他一人的杨家怎么也比不上5年前那家大业大的杨家,他堂堂的杨双杨二少也从纨绔子弟的第一线退居末位,可不论怎么说,虎死留皮余威在,在杨家的自留地上放枪打猎就是不给他杨双面子!没什么好说的,这类挑衅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哪怕那瓷实的枪声一听就是半自动步枪,杨双为了老杨家的颜面也不会有半点退缩。

最新小说: 被前妻背叛后,我无敌了 全民:你的人皇幡怎么冒黑烟! 娱乐:直播写歌,女明星请自重 我从80年代走来 抗战:偷情报,你爆头鬼子 港片:未婚妻乐慧贞 超神:极恶塔尔塔洛斯,加入群聊 华娱2002:开局获得姜闻卡牌 奥特;艾克斯和我的羁绊 影视逍遥:从庆余年开始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