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公子,前面义军刚刚过去,这会儿想必正在芜湖打得热闹,这个时间去集庆,是嫌命长不是。”
壮年船家说得直白,朱元璋想必一路攻占芜湖,再以采石矶为据点攻打集庆。
“那就送我们到芜湖边上,我们再上岸绕过打仗的地方,你看可行吗?”
船家虽然惧怕打仗,但听到只送到芜湖边上,便答应了。
叶辰与周芷若上了船,顺流东下。
很快,看到前方的江面上冒起浓浓烟雾,空气中满是焦糊味道。
“公子,不能再走了,前面打得好凶。”
船家立即将船划往江边,寻找可以靠岸的地方。
“好,就送到这里,我们自己上岸。”
眼见浪高滩远,船家着急,叶辰付了船钱,携着周芷若,在船头一点,飞向岸边。
船家惊得目瞪口呆,心中连念几声菩萨保佑,将船奋力调头,依然往和州划回去。
叶辰带着周芷若,沿着河岸前行,很快到了义军交战处。
蒙古人本不以水军见长,但在攻打南宋的几十年中,见识了南宋战船的强大,尤其是在黄天荡吃过亏之后,忽必烈亲自任用南宋叛将刘整,大力发展水军,造战船五千艘,训练水军七万人。
采石矶一线,便布置着两万蒙古水军。
朱元璋的水军则是收服的巢湖水师俞通海部,也是两万人数。
双方人数相当,各有千艘战船,炮火齐鸣,火箭乱飞,在长江上战得不可开交。
“叶大哥,朱元璋竟然这么厉害,你看中间那艘船好高好大啊,像一座山似的。”
周芷若惊呼。
“那艘船叫宝船,应该是朱元璋与水军的指挥船。你再看其它三艘小一点的,那是楼船,共有三层高,每层都用甲板保护着,但甲板中间有垛口,垛口里面置放火箭,火箭上绑着火药。水师躲在甲板后面射出火箭,自己不容易受伤。此外,楼船上还有火炮,火炮的威力才是最大的,可以直接炸穿甲板。”
“那一排排的竹杆又是什么?”
“那叫拍杆,一旦两艘船接近,楼船上的水军就用拍杆远距离攻击对方船上的军卒。”
周芷若露出钦佩的目光:“叶大哥,你懂得真多。”
“每艘楼船可容纳千名水师,那些略小一点的叫蒙冲,最多可乘三百人,主要装载军卒。还有冲锋船,只乘坐几十人,但速度非常快,相当于蒙古人的轻骑兵。”
双方战况一直胶着,突然之间,朱元璋的舰队中突出几十艘冲锋船,每艘船上站着名头扎红巾的义军,不惧生死地往蒙古水师中冲去。
“叶大哥快看,徐达、常遇春、冯胜,都在冲锋舟上!”
“看到了,果然是猛将。”
周芷若兴奋不已,恨不得自己跳到船上去,却只能手按倚天剑,站在江边一处山崖上眺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