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华灵机一动,估摸着这陈幻音也会些改头换面的江湖技巧。
琵琶声起。
一时银瓶乍破,一时玉盘落珠。
忽而如泣如慕,忽而如颦如诉。
声落。
陈幻音放下琵琶,走到王锦华身旁坐下。
自饮了一杯清茶。
“许是公子瞧不上我们家的茶水,一口也不曾碰过。”
陈幻音语气有些幽怨。
“茶水,怎比得上美人的诱惑呢?”
王锦华笑着摇头。
“公子真会玩笑,奴家早已是残花败柳,哪里还有美人的本事?”
陈幻音叹气连连,似乎真在感叹岁月无情。
“在我老家,有人说,女人在三十岁才进入了黄金年龄,我看这要是放在姑娘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王锦华为陈幻音添了一杯新茶。
“姑娘?”
陈幻音哭笑不得。
心知这面具男是口花花的高手,便不想再与他演戏了。
她正襟危坐。
“这位公子,敢问尊姓大名?”
“免贵,姓华名锦忘。”
“华公子,此番前来,所谓何事呢?”
陈幻音绞尽脑汁,记忆中没有一点关于华锦忘这个名字的信息。
想来不是化名,就是无名之辈。
“我想打听点消息。”
王锦华也想快些进入正题了。
“消息?那公子可算找到了人,不过华公子,向我咨询消息可不便宜。”
陈幻音脸上出现诡异的笑容。
王锦华也淡淡一笑,从怀中取出一张百两银票。
“华公子真是阔绰。”
陈幻音也不客气,收下了银票。
“你是江南抚琴阁的人?”
“公子那天不是听到了吗?”
“我对初入江湖,武林中事,颇感兴趣,请问江南抚琴阁,在江湖排第几?”
“哎哟,公子说笑了,九州天下,门派帮会多如牛毛。
抚琴阁偏安一隅,的确在江南地带算是有些名头。
但单说宋国境内,有武当派执牛耳,峨眉派、青城派都是名门大派。实力远超我抚琴阁。
大明之中,少林派、明教和华山派声名远扬。
汉地境内,有以上几大派,可谓我汉人之福。
但是数百年战乱,还是难免造成百姓流离,天下第一大帮,丐帮就是在战乱中拔地而起。
以上这些,几乎就是天下一流的门派了。
不过,清国境内的日月神教实力也是不可小觑,名声在外的还有西夏一品堂,大理段氏,苗疆五毒教等等……
所以要问抚琴阁排第几,还是等明年泰山武林大会之后,才能见分晓。”
陈幻音娓娓道来。
王锦华捋了捋思路,听她的意思,抚琴阁大约是个二流门派。
还有就是武林大会,要给各家门派排名论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