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走了,
村子里一下安静下来。
老人们看着那些年轻的将士。
回头看着准备逃难的村里面的年轻儿郎们,撕心裂肺的说道。
“我们这些人难道就没有个有种的吗?”
“老弱妇孺走,年轻的给俺留下!”
“和他瓦剌人拼了!”
“老头子我活了一把岁数了,豁出这条命去,也不能让瓦剌人安然无恙的过去!”
老人家这么一说话。
顿时让村里的年轻儿郎们感到振奋。
“对,绝对不让瓦剌人安然无恙的过去!”
……
刘家庄!
“乡亲们瓦剌人马上就要打过来了,你们赶紧撤!”
同样的话与将士们同样的传达。
但是这一次。
很多人都没有第一时间走。
因为刘家庄不同。
刘家庄是周边少有的几个读书人最多的地方。
他们这里已经出了五个秀才。
读书的氛围非常的浓烈。
所以他们非常的有组织。
其实他们在听说了土木堡之战失败后,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准备。
村里面大部分的老弱妇孺,要么南下逃亡,要么已经逃到山上去了。
剩下的这些早已是打算了要和瓦剌人拼命。
看着这些大部分都是穿着长袍的读书人。
将士们都蒙了。
特别是领头的那个都已经须发皆白。
这样的年纪。
居然还要领着读书人和他们一同去抵抗瓦剌大军。
这不是开玩笑吗?
有一个将领非常爱才。
来到了近前。
“刘老先生,我听问您是方圆百里最有学问的人!”
老人家拱手抱拳:“将军谬赞!”
“您教出来的学生没有一百也有九十九了,您是教书的先生!”
“您怎么能跟我们一样去玩命!”
“您应该带着您的学生,到南边去,用你们的生花妙笔,告诉天下人,我紫荆关的守将没有一个是孬种!”
哈哈哈……
老人家捋了一下颌下的长髯。
“人都说大头兵,皆粗鲁狂背之人,但你这个将军,有意思,很有意思!”
接着老人家的神色马上变了。
非常严肃。
用苍凉且坚定的声音说道。
“吾之所以带着家乡学子们,应征前线,保家卫国,便是要用这一腔之热血告诉世人!”
“国之兴亡,肉食者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瓦剌人若进了我中原,破我都城,亡我汉人天下,老朽岂能答应!”
这时候后面的那些读书人也是大吼:“虏寇南下,吾辈读书人岂能丢下这寸寸山河,狼狈逃窜!”
有人书生大吼:“我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吾等滋沐天地正气成长。”
“这一腔热血,纵然洒在了这苍茫天地!”
“魂归了这燕赵广阔的家乡之土!”
“亦不负胸中点墨,血中英雄气!”
那名劝这些读书人离开的将军,听完这豪情万丈之言。
眼睛湿润。
心中有一团火被点燃。
“老人家,您这么大岁数,应该安享天伦的!”
哈哈哈哈……
老头仰天大笑:“人生在世不满百,谁敢笑我鬓发白!三尺长剑提在手,白发一样杀强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