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老入宫,朕要问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内侍连忙跑到秦府传旨。秦国老一听宫里传召,急急忙忙入宫来见皇上。
“国老近来都忙些什么?”殷皇问。
“回陛下:没忙什么。老臣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闲来无非含饴弄孙,莳花遛鸟。不知陛下诏老臣来有何吩咐?”
“听说国老给朝廷举荐了一个人才,是裕儿的人。有这回事吗?”
“哦,有这回事。”秦国老说:“甘王殿下军中有一奇才,托老臣向朝廷举荐。不知陛下因何问起?”
“奇才?既是奇才裕儿为何不留在他军中,反而要推荐给朝廷?”
“殿下怕他在军中没有建树,荒废了时日。——另外,殿下也是怕人才流失。故而让老臣推荐给朝廷。希望他能早日为朝廷出力。”
“朕听说此人心智不全,这样的人裕儿为何会推荐给国老?”
“心智不全?怎么会呢?”秦国老大或不解。
首辅大臣夏目便把栾士英向朝廷举荐上司的事儿说给了他听。秦国老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
“原来是这样,我以为是什么事儿呢。此人初入官场不懂规矩,是有些冒失。但绝非心智不全之人。”秦国老说:“以老臣之见,此人襟怀磊落,坦坦荡荡。只是有些太直,不会拐弯罢了。若说他心智不全,未免有些过了。”
“国老知道他向朝廷推荐的是什么人?”夏目说。
“什么人?”
“他推荐应天府一个堂官到土州任知州。不仅自己是个七品州判,而且推荐的是一个从七品官员。大人说是不是有些荒唐?”
“呵呵呵,是有些冒失。”秦国老说:“不过,这也正好说明他心底纯直,不会藏私。”
秦国老向殷皇和夏目叙说了栾士英西番盗马的事儿。殷皇一听感到惊奇:“听你这么一说,此人确有些胆气。他今年多大?”
“也就弱冠之年,二十岁左右。”
“那么年轻吗?”殷皇说:“照这个年龄,有些不知深浅也是说的过去的。但不知他在土州干的如何?”
首辅大臣夏目见皇上问起,便把栾士英在土州任上做的一些事情简要做了陈述。最后说:“土州上报的奏章里说他一人一马剿灭数千山贼,又说他带着几十个人平了东夷山寨。臣也只是在简报里看到,不知是真是假。不过,他确实收编了七千土兵。这一点没有错。他还带着这些兵平定了周边几个州的暴乱。”
“有那么厉害吗?”殷皇说:“会不会是下面夸大其词,虚报冒功?”
“从他盗马的行为来看,老臣认为多半是真的。”秦国老说:“州里无缘无故给他虚报战功做什么?他的那些上司难道故意给他虚报战功,让他压在他们头上?这不合常理呀。”
“你这么一说,朕倒觉得好奇。不妨让此人入京一趟,让朕来当面看看他。”
“陛下若见了此人,自会相信。”秦国老说:“此人身体伟岸,相貌堂堂。心直口快,不卑不亢。确有大将风范。陛下不妨亲眼见见。”
于是,殷皇传旨:召土州判官栾士英入京觐见。
栾士英接到朝廷诏命,带着吕马童快马入京。卜逢时和那些老兵留在土州看守着守备营。
栾士英入京以后没有被直接安排上朝觐见。毕竟,他只是个七品的地方官,没有直接上殿见驾的资格。殷皇仍然在钓鱼的水榭接见了他。
殷皇一见栾士英,心里就喜欢的不得了。
人,有一副光鲜的外表确实能给人一个好印象,尤其是最初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