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东晋奇侠传 > 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敦作乱门阀政治

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敦作乱门阀政治(2 / 2)

晋成帝时,外戚庾亮当权。

庾亮想振作帝室,排斥王导,疑忌上游重镇荆州刺史陶侃,任意杀逐大臣,引起各势力间的不安。

公元年,野心家历阳(安徽和县)镇将苏峻、寿春(后改称寿阳,安徽寿县)镇将祖约以杀庾亮为名,率叛军攻入建康。

幸得陶侃、温峤起兵救援,年,击破苏峻祖约军。王导又执政,东晋朝又算危而复安。

庾氏势力不得专擅朝政,转移到上游,宣称以北伐中原为己任,企图建立起自己的根基。

庾亮庾翼兄弟相继镇守武昌,占有了东晋朝重要领土的一半。

公元4年,庾翼临死,让他的儿子继任,开藩镇世袭的恶例。

东晋朝廷不允许他的要求,是合理的,但用桓温去驱逐庾氏势力,东晋朝又出现篡夺事件。

桓温是当时最有才干的野心家。

桓温他做了荆州刺史以后,积极对外发展。

公元4年,桓温灭成汉国,收复蜀地,威名大振。

东晋朝廷疑惧,引用虚名甚大的清谈家殷浩参与朝政,专和桓温作对。

桓温伐前秦伐前燕,都遭致失败,损害了他的实力和威望,在王谢两大族抵制下,桓温篡夺的野心未能实现。

当东晋在江南建国的同时,中国的北方则陷入分裂混战,黄河流域成为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个主要少数民族和汉族争杀的战场,并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相互争霸,不断有国家成立和灭亡。

从永兴元年(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建兴四年(年)灭掉西晋,到北魏太延五年(4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这多年里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战,先后建立了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等十五个政权,连同西南巴氐族建立的成汉,共十六国,和东晋汉族政权长期对峙,史称五胡十六国,这些都是后话。

除十六国之外,还有汉人冉闵建立的魏、丁灵翟氏建立的魏、武都氐帅杨氏建立的仇池国、鲜卑慕容氏建立的西燕、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代五个政权,总计先后建立了个政权。

上述政权中,后赵、前燕、前秦都曾占据过北方的大部分疆域。

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在历代帝王在位的时候都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从北方南迁的人民时常怀念家乡,因此一些有志之士多次进行北伐。

其中以王、谢、桓、庾四大家族为主的门阀对北伐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由于世族已安居江南,南方丰富的资产使得重返北方的意愿不高。

在东晋时曾进行过多次北伐,在其中也不乏名将的指挥。

东晋初期,朝廷采取以攻为守态度抵御北方。

公元年祖逖意图北伐,晋元帝只有给予少量军队,命他相机进取。

祖逖他招募流民建立军队,并与当地坞堡合作,最后成功收复黄河以南领土,与石勒隔河相持。

但由于东晋发生内乱,朝廷又担心他威望太高,于年派戴渊为总督节制,以致收复河北的计划无疾而终,祖逖忧愤而死,失地得而复失。

王敦因为祖逖去世而不必顾虑,之后遂叛变。

祖逖军由其弟祖约率之,最后也随苏峻叛变。

晋成帝时则由庾亮、庾翼兄弟主持北伐,他们以荆州为中心,意图发动北伐。但是因为朝廷抵制,所以没有实现。

庾氏兄弟相继去世后,荆州刺史由桓温担任。他向往刘琨、陶侃事迹,以北伐为务。

4年晋穆帝时,桓温讨伐成汉(成汉于年为李寿篡位,改国号为汉),次年讨灭。桓温声威大震,世族忌妒之,执政司马昱引殷浩抗衡之。

4年石虎死,晋廷派褚裒北伐,失败。桓温多次希望北伐,晋廷不许,改以殷浩负责北伐。

年殷浩联合羌将姚襄北伐前秦,被苻健击败。次年殷浩再度北伐,为姚襄所袭。

4年晋廷只好将桓温换上,由他掌握北伐大权。桓温先后发动三次北伐,同年月伐前秦,但由于苻健采坚壁清野战术并打败晋军,最后桓温缺粮而撤退。

年,桓温讨伐河南姚襄,击溃之并收复洛阳,修谒皇陵。

年他建议迁都洛阳,但遭到世族反对做罢。

等到晋哀帝及晋废帝(即司马奕)相继为帝之后,桓温已经控制朝廷。

当时北方呈现前秦前燕两强局势,洛阳为前燕占领。

桓温为了准备篡位,于年讨伐前燕。

当时燕军大败,晋军进驻枋头(今浚县附近)与燕将慕容垂对峙。

最后晋军缺粮而退,慕容垂率军追杀,晋军大败。

年桓温废晋帝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立司马昱为简文帝。

隔年简文帝去世,晋孝武帝继位,年桓温要求“九锡”,有代晋之意。

大臣谢安、王坦之拖延该事,不久桓温病死,东晋得以保存。

(各位大侠,大家好!每位作家都是顶着巨大的生活压力来写作,为了能给大家写出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你们的支持和投票就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希望你们多多支持,多多打赏,谢谢大家!)

最新小说: 请皇兄赴死,老六我登基了! 认真躺平,佛系宫斗 史上第一豪横 红楼: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穿到原始大陆搞基建 毁灭吧!我的恶魔室友们 穿成土匪?那就造反当皇帝! 穿回古代去探案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割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