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东晋奇侠传 >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东晋门阀庾氏家族从此没落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东晋门阀庾氏家族从此没落(1 / 2)

上回说到庾亮因晋明帝司马绍娶庾亮妹妹庾文君为皇后,庾氏家族地位达到顶峰,也因后继无人而极速衰败。

庾氏家族在东晋四大家族中属于影响较小、实力较弱者。

在短短几十年内,庾氏家族经历了其他大族要上百年时间才经历的政治历史演变轨迹,故而对庾氏盛极而衰的原因进行探讨就具有重要意义。

庾氏家族在晋之前名位不显,“难入高门之列”,后通过庾氏族人在文学上的造诣和皇室联姻,地位得以擢升。

由此得知,庾氏没有王谢等有深厚的家族背景给予支撑,故难以在政坛长久立足。

庾氏既为外戚又为士族,为了维护两方利益,在执政过程中需与各种势力周旋,因此所面临的矛盾异常尖锐。

在“主少臣强”的情况下,庾亮作为外戚掌握政权,招致其他势力的不满。

“阶缘戚属,累忝非服,叨窃弥重,谤议弥兴”。

此时,庾亮与皇室宗亲、王氏家族、强藩陶侃之间都有着明显的矛盾。

庾亮与皇室司马宗之间的矛盾源于明帝朝。

时皇权伸张,南顿王宗和元帝虞妃之弟虞胤得以重用,于殿内掌禁兵,并集结勇士为党羽,对庾亮等朝臣极为轻慢。

庾亮、王导趁明帝病危之时,剥夺司马宗的兵权,结果导致庾亮专权,引起皇族不满。

“宗遂怨望形于辞色”,而司马宗“又素于苏峻善”。

之后,二人矛盾激化,司马宗不满庾亮欲密谋废之,庾亮在不禀报成帝的情况下,擅自将其诛杀。

王氏家族在统治集团中资历声望较高,当时王导对庾亮专权内心不满,庾、王之间不得不互相克制。

庾亮对王导采取拉拢打击政策。

东晋的每一任执政者,都要考虑中央与藩镇之间的关系。

对于执政者庾氏而言,即为庾亮与陶侃的关系。

庾氏为世家大族,有着十分强烈的士族意识,对寒人出身的陶侃自是轻视和不信任。

后苏峻叛乱,庾亮报温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这进一步说明庾亮最先考虑的还是对付陶侃,对苏峻反倒不以为意。

此时,陶侃控制尤为重要的荆州地区,并且对庾亮也有着敌对情绪。

“侃、(祖)约疑亮删除遗诏,并流怨言”,后苏峻、祖约发难,陶侃持观望态度。

由此可知庾、陶之间存在着极大的隔阂。

东晋是一个侨寓政权,政局不稳,就其当时的形势而言,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安置北方迁来的侨民,如何处理南北世家大族之间、地方流民武装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以及边境上不时的外来威胁,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东晋政权的存在与否。

在这样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当务之急是笼络人心,求得生存,以此稳定统治基础。

王氏辅政,实行的是“镇之以静,群情自安”的宽和政策,协调各方利益,强调统治阶级内部以和为贵,不至于激出动乱,使得基础不牢的东晋政权能够尽快稳定下来。

王导曾说:“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

这种“愦愦”之政,是适应了当时复杂的社会形势的。

庾亮执政后一反王导的宽和政策,主张“任法裁物”,采取严厉激进的方式,以求重振晋朝。

这样的峻急之举必定招致各方怨怒,甚至发生乱事,其中以苏峻之乱最为突出。

苏峻是流民统帅,手中掌握着实力强大的流民。

“永嘉之乱”时,苏峻帅流民数千家泛海南渡,得司马睿嘉赏。

太宁三年(),王敦举兵,苏峻奉诏讨敦,并随庾亮击破王敦的亲

信沈充,以此功进使持节、冠军将军、历阳内史,成为东晋御北藩屏。

庾亮执政伊始,有心剥夺苏峻兵权,旋即征苏峻入朝,峻不奉诏。

庾亮认为苏峻流民势力坐大势必会对朝廷造成威胁,“今日征之,纵不顺命,为祸犹浅。若复经年,为恶滋蔓,不可复制”。

王导、卞壶等人皆以为不妥,“举朝谓之不可,平南将军温峤亦累书止之,皆不纳”。

在当时时局不稳的情况下,朝廷和流民之间可以保持互相利用的关系。

苏峻手中掌握着大量流民,其以此立足于东晋,此时若要剥夺苏峻的兵权,必定会导致其激烈反抗。

最新小说: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无敌七皇子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朕就是万历帝 无耻女县令震惊朝野 大唐小兵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大宋第一侯 请皇兄赴死,老六我登基了! 大夏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