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袁绍,七十余万大军驻扎官渡。
豫州诸郡,纷纷反抗曹操,响应袁绍。
就连曹操军中人,都有不少人跟袁绍麾下文武暗通款曲,谋求后路。
大好的优势在于袁绍,怎么会输?
袁熙不能理解!
如果能理解袁绍会输,袁熙压根不会来官渡!
来官渡就是来抢攻的!
不仅袁熙来了,袁谭也来了。
袁氏三兄弟都在官渡,就等着袁绍赢了官渡之战,杀进许都,然后论功行赏呢!
结果。
孙乾却来告诉袁熙,袁绍要败,再不走,性命不保?
不论是论请伦理,袁熙都不愿意相信陈牧的判断!
不是不能信,而是不愿信!
袁绍败,就意味着,今后的袁熙,依旧只是大将军的儿子。
而不是,未来可能的天子!
孙乾察言观色,一眼洞悉了袁熙的想法,轻叹一声:“熙公子,景略善于明镜人心,察天下大势,他说大将军会败,大将军一定会败!”
“不可因为一时的执拗,而白白丢了性命。”
“熙公子,不论是袁谭还是袁尚,都有大军护卫。”
“而熙公子你在这官渡,可是只有几十骑亲卫的!”
“七十余万大军,如果真的败阵,熙公子,你认为你逃得掉吗?”
袁熙打了个哆嗦。
孙乾说得很现实,即便袁绍真的败了,有兵马护卫的袁尚和袁谭,肯定是能逃命的。
但袁熙呢?
七十万大军败阵,袁熙这几十骑幽州骑兵,能护得住袁熙吗?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袁熙不甘心:“景略既然能断定父亲会败阵,那一定是有依据的!”
“公祐先生,不如你告诉我景略的分析,我去提醒父亲?”
孙乾眸中闪过一丝嘲讽:“景略说,大将军之败,在于文武不和,谋士之间内讧。”
“熙公子,你认为,你劝得了吗?”
“你是劝大将军信许攸,还是信逢纪,亦或者是田丰和沮授?”
袁熙瞬间愣住。
文武不和,谋士内讧。
这能劝?
袁熙要是能劝,也不至于混到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地步了!
“可恶啊!”
袁熙紧握拳头,一阵无力感,油然而生。
“这就是陈景略,断定父亲会败的原因吗?”
“七十万大军,倘若文武不和,谋士内讧,只需要一个疏漏,就会兵败如山倒!”
就在此时。
一个牙门将来到帐前。
“熙公子,大将军让你去帅帐!”
袁熙吃了一惊:“这都什么时辰了,让我去帅帐?”
猛然间。
袁熙看向孙乾:“公祐先生,莫非是匈奴王庭的事?”
孙乾点头,提醒道:“熙公子!可趁这个机会,返回幽州!”
袁熙了然。
咬了咬牙,袁熙策马来到帅帐。
果然。
帅帐内,呼厨泉一脸的怒气,上党都尉夏昭,则是战战兢兢的立在一旁。
除此之外。
郭图、逢纪、许攸,都在帅帐。
袁绍见到袁熙,一脸怒容,呵斥道:“显奕,你是怎么管理幽州的?刘备都谋反了,你竟然一点都不知情吗?”
谋反?
袁熙暗道果然如公祐先生所料,惊诧变色:“父亲!皇叔怎么可能谋反?这一定是有人栽赃陷害?”
袁绍本来就对刘备谋反一事,有些怀疑,见袁熙反驳,顺势指着夏昭和呼厨泉。
“元才遣都尉夏昭来官渡,状告刘备灭了匈奴王庭,杀了左贤王刘豹,而且意图进攻上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