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么一等,就等了几个月时间。
关键的作战时机来了!
集庆东南方的张士诚为了化解元军对他的巨大威胁。
于是,对平江周边的包围元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战。
一时间,打得血流滚滚,天昏地暗!
张士诚没有传说中的那般不堪,反而是一位合格的大军统帅。
他以突袭的方式奇袭包围自己地盘的元军部队,杀得他们大败!
之后,更是派遣得力将领们追杀逃跑的元军,杀得他们狼狈而逃!
包围平江的元军一败,其它几个方向的元军便接到了支援的紧急命令,大批元军直接调往前线,与张士诚的部队作战。
元朝朝廷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张士诚做大做强,肯定要竭力压制他。
一时间,灭又灭不掉,只能尽力打压张士诚的势力变大变强!
集庆方向,便是调拨了水陆好几万大军,开赴平江前线战场,准备重创张士诚的部队。
一时间,集庆城里面少了大半的兵力,容易进攻多了。
不过,这一次朱元璋没有一味进军,反而耐心等待了下来。
他在等待另外一个好机会。
虽然说集庆城里面调走了大量的兵力,还是有俩万精兵在的。
以自己手底下几万人对付他们,还是有些麻烦的。
倘若,有其它部队主动进攻集庆,缓解他进攻集庆的压力,岂不是就可以坐享渔翁之利了吗?
朱元璋把希望放在了郭天叙身上。
那个不成器的家伙夜郎自大,居然也想染指集庆城。
既然他想要集庆城,便让他先取好了。
等到他取不下,自己再率领水陆大军去取!
不信这一次,他朱元璋还拿不下来集庆城?
这时候,朱英和其他义子也从和州来到了老朱身边,跟他一起作战。
本来,老朱不同意朱英前往太平镇,认为朱英不过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难以接受重任。
一方面,也是替他的安全考虑。
但是,朱英死活要跟着几个干哥哥一起过来。
所以,也一起过来了。
朱英一来,自然就前面俩次水战失利的原因,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一味指望水战打入集庆城里面,不太可能!
甚至,不可能打赢元朝集庆路的水军。
最好是水陆并进,这样才能够万无一失!
简直和老朱的想法一模一样!
他们都认为凭借自己的水军很难打败元朝集庆路的水军,更不要说通过水路进入集庆路。
所以,还是水路并进的好。
而最好的进攻时机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