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带领大军兵临集庆城下。
说是兵临城下,其实还有好几里的路途。
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可以打到集庆城楼底下。
破城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正在行军的朱元璋得到了俩个情报。
这俩个情报,包括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郭天叙和张天佑都战死了。
而且,他们的军队也消耗了元军不少兵力。
名义上,他是这一片义军唯一的一个元帅。
即便他不去滁州城,滁州也会拱手送到他的手上面来。
一下子,算了少了俩个有力的敌人。
郭天叙张天佑死了也好,省得以后纠缠不休!
他们那种不堪货色,哪里能跟自己相提并论呢?
坏消息,则是大批元军正在往集庆城方向干,至少有好几万人。
集庆城里面,原来元军元帅福寿并没有在黑石矶,而是在城里面遥控整个局势。
所以,集庆城里面现在并不乱,而且井然有序。
据说里面元军们严阵以待,等待朱元璋大军进攻集庆城高池深的城池。
原本,朱元璋想坐收渔翁之利,轻而易举拿下来集庆城的计划就是落空了。
一边儿,集庆城里面严阵以待,等着他进攻。
虽然人马不多,有元军主帅坐镇,必定死战不降!
另外一边儿。
黑石矶的好几万大军正在回援,驰援集庆!
这下子,就弄得非常的尴尬!
朱元璋居然犯了跟郭天叙一样的错误,就是孤军深入!
郭天叙轻信陈野先的诈降计,一路孤军深入到黑石矶,中了元军的埋伏,全部阵亡!
而他朱元璋凭借着过人的智谋和情报,已然来到了集庆城池下面。
看似胜券在握,实际上也是孤军深入,凶险异常!
如今的情况,直接进攻集庆城高池深的城楼,显然是行不通了。
短时间里面,很快攻下来严阵以待的集庆城。
况且,身后的大批元军很快就会赶过来。
一旦被二者包围,就是歼灭战,损失惨重!
所以,朱元璋当即脑回路,决定改变之前直接进攻集庆城的计划。
而是立马寻找了俩处易守难攻的要塞,俩者互为掎角之势,抵御元军的进攻。
这种紧急的情况,后路很容易就被元军切断!
所以,绝对不可以后撤,一撤就全部完了。
元军后路掩杀,前路直接正面进攻,必然溃不成军!
所以,朱元璋既然不进攻,也不主动后退,而是选择了打围城战。
他们为这一次进攻集庆路,足足准备了好几个月时间,绝对不能退。
一退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将数万大军分别驻扎在俩处要塞,互为掎角之势,互相战斗和支援。
这一次,不光要打数倍的元军,还要进攻集庆城,凭硬实力拿下来。
汤和徐达众将领们也是团结一致,绝不后撤。
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打败元军,拿下来集庆城。
以前,面对数倍的元军,他们又不是没有打赢过。
所以,这一次也一定可以成功打败他们。
……
元军元帅福寿都有些忌惮朱元璋,觉得此人一定不简单。
面对数倍的大军,他既不进攻集庆城,,又不往后方撤退。
居然迅速修建防御阵地,要打持久战!
实在是一位卓越的统帅。
可惜,遇到的是他集庆元军统帅福寿。
福寿当即下达军令,命城外的民兵全部在城外要塞驻扎,阻挡朱元璋的军队前进,不准他们前进一步。
至于元军们,全部撤回到城里面来。
他要用民兵跟朱元璋死战,消耗他的兵力粮草。
手底下的元军们则用来守城,绝不让朱元璋的士兵攻入城里面。
违者格杀勿论!
军队自然按照统帅福寿的军令行军。
城外的民兵全部驻扎在城外的大营,不准进入城里面。
元军则是源源不断的进入到集庆城里面。
这下子,集庆城里面又兵多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