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完全没费什么力气。
没过多久,这些折子便送到了朱元璋手中。
而且,也不是仅仅只有翰林院有递奏权,在朱元璋收到沐明的批复之前。
他已经收到了很多个类似的折子。
直到朱元璋看到沐明的折子后。
朱元璋的脸上随即露出一丝古怪。
自从撤除丞相后,他的工作压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大。
平常而言,别的奏折在送到他眼前之时,随侍官员会将折子中的重要信息用红笔圈出。
给出批注后,再加上他自己的看法,最后才是送到他的眼前。
这全是因为古人喜欢润色,一道奏折中,基本上有百分之十都是废话。
重点其实就是那么两句。
若不是如此,要他朱元璋挨个文字研读,哪怕他再勤劳,也处理不过来那么多奏折。
可沐明的批注呢?
直接就是一个叉。
而且,他批的都是弹劾他自己的奏折。
余下的奏折,他连动都没动,直接原封不动的送了过来。
见到此慕,朱元璋属实有些哭笑不得。
但此时天色已晚,一番犹豫后,朱元璋终究是没有把沐明召唤过来。
“来人,传旨,今晚让秦王和晋王入宫用膳。”
吩咐完毕后,朱元璋伸了伸懒腰,便向马皇后的寝宫行去。
今晚他想吃烤饼了。
而在马皇后亲自下厨,正在忙碌着做饭之时。
朱元璋也将此事当成一个笑谈讲给了马皇后听。
“妹子,沐明这孩子还真像沐英小时候啊,做事是真莽。”
闻言,马皇后把刚烤好的饼往桌上一放:“你让沐明当个翰林学士也就罢了,你为啥又要让他当这个工部尚书?”
“你看看,这才一天,小明他得罪了多少人?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
“妹子,你说这话咱可冤枉啊,那不是咱要让他当这个工部尚书,这工部尚书是他凭本事自己挣来的。”
“再说了,沐明是咱孙子,咱孙子会怕得罪人?他要是怕!他就不是咱孙子!”
“你看小明做的多好啊,看看那些公候,我大明现在如何,朝廷现在如何他们关心过吗?”
“现在眼看即将秋收,咱还头疼赈灾的事呢,他们还想着建祖祠?小明做的好啊,拒绝他们还要什么理由?直接拒绝便好了!”
“算了,我说不过你,不过重,你注意没有,英珊自从见了沐明以后,便时常失神。”
“英珊也到了待嫁的年纪,你看这件事怎么办?”
“嗯,思春了嘛…等等!你刚才说见了谁?”
“沐明啊?”
“咳,妹子,咱觉得这件事还得好好考虑一下,你说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早和咱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