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秋闱即是乡试,各州府在选拔出人员以后。
来年春闱还要入京考试。
虽说是乡试,但是科举这种事他沐明懂什么?
可此时,朱元璋竟把这件事安排到了沐明头上?
按他沐明的性子,若是他不怕被天下读书人骂死。
他直接给整出一套高考试题,让这些学子见识下什么叫学渣的咆哮。
只不过,此事沐明只是想了想。
若他真这么干了,那顷刻间便是天下大乱。
在科举之前,以往的官员选拔,都是朱元璋开启校阅,从勋贵子弟中选拔。
或是经由官员举荐。
可在洪武三年,朱元璋第一次开科,便因录取仕子皆是出自南方。
从而直接引起了北方仕子的不满,并差点引起朝堂暴动。
要知道,在古代,你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你的名声直接便臭了!
看看朝堂上的言官,其言辞犀利程度岂是非凡。
若是有不尽的读书人四处传播你对读书人如何如何,你不臭谁臭?
回到翰林院,沐明便招来左右侍读前来商议此事。
“大人,之前的科举试题全是由宋濂宋大人统领编撰,若是大人拿不定主意,可以去询问一下宋师。”
“不去,我要你们想!”
“这…那不知大人是想考股还是策论?”
“这有什么区别?都说说。”
听到沐明这话,沐明的左右侍读心态都崩了。
他们家大人连股和策论是什么都不知道,陛下竟然让他出题?
这一个闹不好,可是得掉脑袋啊!
“大人!所谓股便是自四书五经之中出题,文章有固定格式,分别由破题,承题……束股部分组成。”
“字里行间,需运用圣人之语,不得加以逾越…”
“等等,股文就算了,就出策论吧。”
左右侍读:“…我他麻!心态崩了啊!”
“大人,这策论无非就是议论题,不知大人可选好了题材?”
“就用机纺司面临的问题为题吧。”
“大人是想以如何安置善纺者为题?”
“嗯,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大人,臣翰林侍读方孝孺,曾跟随宋师研习过一些经读。”
“嗯?名垂青史方孝孺?”
“额,这…大人何出此言?”
看着尚显青涩的方孝孺,沐明有些回不过神。
历史上,朱棣靖难,方孝孺当面骂其是乱臣贼子。
结果,方孝孺最终被诛十族,连带学生门客被一网打尽。
这娃和铁铉的头铁程度可不相上下。
“咳,没事,就以这个为题吧,不过,你等会去工部一趟,再让吴庸出几道附加题,就说是我说的。”
“附加题?大人,这是否和礼制有所不合?”
“而且这工部,他和我们也不对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