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现代社会的大好青年,因为朱元璋的一通电话,和在这个大环境的熏陶之下,已经开始思考起了人生。
直到次日清晨。
在星光的目送下,沐明站在最前,步步踏向了奉天殿。
“今日可有事奏。”
此时的朱元璋面无表情,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而此时,准备了一天的郭桓上前一步。
“陛下,臣有本要奏!”
“说。”
“陛下,昨日,工部尚书沐明,派遣机纺司在奉天门外售卖布匹,所定价格为一匹钱。”
“及至日落,总共售出布匹一万有余,得宝钞万贯,而沐大人曾被许诺享有一成之收益,即是宝钞千两。”
“臣觉得此事极其不妥!”
“沐大人,作为皇亲,任用手中的职权,为布匹胡乱定价,其吃相之难看,简直令人发指,臣恳请陛下圣裁!”
“臣恳请陛下圣裁!”
郭桓刚刚跪下,满朝文武百官有百分之十竟一同跪地。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的眼中露出一丝深深地无奈。
可看到沐明依旧老神自在之时,朱元璋的火气一下子便窜了上来。
“沐明,此事你可有话说?”
“陛下,臣想请问郭大人,郭大人的意思是如何处置本人,缘由又是为何?”
“郭桓,你说说。”
“沐大人,卑职想问,大人定价匹布钱,可有说法?这机纺司如此产量,十以倍计的利润,大人收的安心?”
听到这话,沐明微微一笑:“那依你之意,这匹布应该定价几何?”
“卑职让户部核算过,哪怕定价二钱,其利润已经超过倍许,只可更低,不能更高。”
“这样啊,那郭大人,你是否听说京城商行布匹,每匹作价十二钱之事?”
“咳,沐大人,我们此时讨论的是朝事,这些商贾之事,请恕卑职孤陋寡闻。”
“哦,大人不知道没关系,那我告诉大人吧。”
“我大明律例,售布者,每匹不得超过钱银子,你可知为何这些商行敢冒着被砍头的风险,作价十二钱?难道他们都不怕死?”
“不提蚕茧,我大明一斤棉花作价六分,而善纺者每月所织布匹不过一匹。”
“不考虑其他成本,在民间,百姓花费一月纺出的布匹,若是能卖钱,倒也能够混个温饱。”
“可是,他们真的能卖钱吗?若是他只卖了四钱又如何?”
“去掉本钱一钱,赚了三钱,却连半石粮食都买不到。”
“若是连饭都吃不饱,谁还会纺织?”
“所以说,商行定价十二钱,在我看来,多少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
“可若是将机纺司的布匹定价二钱,那你的意思是让江南的那些百姓,一边织布还一边赔钱?”
“郭大人,你这是何居心?”
“你这是强词夺理!卑职想要降低布匹价格,明明是为了民生着想!”
“郭大人,若你去嫖娼,打着救助穷苦的想法,这是不是还得给你发个牌匾,表扬一下?”
“你!卑职不与大人争论,大人手中握着机纺司一成的收入,大人当然是为自己说话,可这机纺司十以倍计的利润,大人定价钱,岂不是与民争利?”
“哦,那郭大人既然认为自己是对的,可敢在京一试?”
“若是郭大人说敢,我明日便将布价定做两钱,不过,若是因此产生什么后果,大人可敢一力承担?”
“一匹布两钱,大人难道不问问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有哪个百姓还敢种植桑棉?那些种了桑棉的百姓会不会将大人骂死?”
“不知郭大人可敢?”
“你…此等大事…卑职…卑职不与你争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