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城市的霓虹灯 > 第十章 渐入佳境

第十章 渐入佳境(1 / 2)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之后,到第二天晚上,李新明开摊营业就轻车熟路多了。

把小推车摆到位,桌椅支起来,一切准备就绪。他看了看表,现在是点分。

这个夜市街是在公园边的一条支路上,从距离来看,离主干道比较远,但因为靠近公园,还有附近是居民区,不远处还是B,所以只能说是闹中取静。

自古以来,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虽然常为“上流社会”所不齿,然从来都是一个城市繁荣、活力的象征与包容性最好的体现。试想那幅《清明上河图》,如果少了那些“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会失去多少鲜活的光彩?

进入世纪,小摊小贩仍旧是城市文化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传统相声里的《叫卖图》,绘声绘色模拟老北京菜贩一口气吆喝十几种蔬菜,酣畅淋漓,甚至产生了“北方传统叫卖”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上海,周海婴先生少年时代拍摄的那张经典照片《弄堂里的小贩》,展现了乱世中小人物的乐观,给人无尽的希望。

一直到世纪九十年代,小摊小贩依然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无可替代的便利:上班时,在小区门口买套煎饼果子加袋豆浆,晚上回家,路灯下喝一碗柴火馄饨,夏天散步回来拎个西瓜,冬天家门口炸一袋炒米,还有那些针头线脑、笤帚簸箕之类的小东西,都是市井烟火气之所在。

二三十年前,大城市总有一两条闻名遐迩的“夜市一条街”。今天,岁往上的福明市人,应该都记得年湖南路夜市时的盛况,那个时候的,带着妇朋友去夜市吃小吃、轧马路,是一件特别时髦的事。再后来,有了北街夜市、五一路夜市,附近下岗工人进点货、租个摊位,热闹了一条街。当然,小摊小贩和夜市经营,更大的意义还不在于便民,而是解决大量底层百姓的生计问题。

进入世纪后,早晨的早点摊越来越少,晚上的馄饨车近乎绝迹,每个城市热闹的夜市,也渐渐销声匿迹了。城市一下子安静了,也冷清了。

应该说,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对“文明”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城市面貌的干净整洁、整齐划一”这个表层,这也就是为什么文明城市建设都是一个模式:一方面不许占道经营、打击流动商贩;另一方面强制统一店面招牌,积极种花种树,因为这样看上去很“文明”。

但是我们不该忘记,一个城市最主要的面貌,体现在这个城市每个活生生的人身上,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的尺度,在于它对人,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态度。

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确实给城市安全、卫生带来隐患,而这恰恰考验一个城市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面对潜在的问题,简单地“一刀切”,看上去清爽利落,却不过是懒而已。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不同商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提升管理、监督水平,让流动商贩为城市社会经济生活服务,才是一个文明城市的治理该做的事。

李新明,看着挂满星星、彩灯的夜市,思索着。在他左右两边的摊位也摆起来了。

“张哥,最近生意怎么样啊?”他向边上的东北大哥走去。

“小李,最啊。最近生意很一般,这个月平均每天也就是赚一百元左右。关键是这街人气不行。”大哥用浓厚的东北腔回答,在搞笑的同时又让人感到豪爽。

“是啊,疫情还没有结束,现在大家出来逛的意愿都不大。”

“没事,兄弟,加把劲,我相信很快应该就会控制好的,那时经济应该会更好。我们也能赚更多的钱啦。”

随着夜的深入,夜市的人也慢慢多起来,伴随着声声的叫唤,越来越多的人围着各摊位左看看,右瞧瞧。

最新小说: 养殖大亨,带货纯种藏獒全网疯抢 龙珠之我弗利萨是绝世大好人! 人在超神写日记,全宇宙乱套了! 吊诡:多维法师的秘密 四合院:狩猎秦淮茹,贾家闹翻了 从黑夜传说开始的美影之旅 神瞳宝鉴 她藏起孕肚,偏执霍少找疯 娱乐:我,躺平吃软饭怎么了? 航海:开局烧烧果实?全海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