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仔细地核算了收入。
茶叶、桑葚干卖了多万,是茶园、果园的受益,算村集体的;
卖掉的新鲜蔬菜、日用商品有多万,要结给各家村民和程家小超市的;
还有近多万的毛收入。
再除去胡本伟的尾款、各家的原材料、上岗的人工、电费,还有前期投资的等等开支,净利润在万左右。
4万的投资两个月变为万。
不光回本了,还有这么大的利润,重要的是还能持续产生效益。
所有人都激动起来。
江建国欣慰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眼神。
老支书当即决定,让会计打电话银行预约,明天村里要搞个大的!
第二天下午,除了在岗的人之外,全村的老少都集中在了村委会。
院子里,一张铺着红布的桌子上,整齐地摆着一捆捆红票子,虽然多万现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但对于刚刚脱贫的村民来是,还是非常震撼的。
是的,老土、但有效的手段:现场发钱!
以户为单位,乡亲们少的几百,多的几千。程芊芊和三个弟弟也有薪水,由家里的长辈代领了。
原先想偷懒的几个,拿着钱笑得格外开心,听着老支书揶揄的话也生不起气。
小胖辛苦了几十天,也领到了小两万。
明天就去换个手机,方便和在营地上班时撩的小姐姐们聊微信!
摸着自己明显消失了一圈的肚腩,小胖表示这种工作,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江利也有工资,只有几千块。
按照付出的劳动相比,实在不多,但架不住股份多啊。
股本由万已经增到多万,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看着这开心的场景,江利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计划。
接下来的半年,除了有个“十一”假期,就没有太多节假日了,之后的几个月,天气越来越冷,户外活动肯定受影响,那么,帐篷营地的经营肯定不会像暑假一般火爆。
游客来得少,就要想办法开展新的项目为大家创收了。
开展新项目就要投资,估计年底没法给大家分红了。
对此乡亲们倒是没什么意见,都表示理解。
钱生钱的道理太简单了,大家都懂。
反正合作社的钱都是大家的股份,交给江娃子来打理,大家安安心心做股东就好了。
真正的股东。
不是那种动不动被屏幕照得满脸绿油油,跑到天台唉声叹气,念叨着十年前点,现在还是点的韭菜“股东”。
摩挲着下巴上的胡茬,江利开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