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眼到了月日。
期间,聂凯又陆续来了两趟。
第一趟带着两支专业的团队来到村里。一支队伍停留时间稍短,详细勘测了温泉的情况,还带走了温泉水准备详细化验;一支队伍逗留了一周,按照江利的规划书对温泉酒店的选址范围进行了详细勘测。
第二趟就带了两类勘探的结果,同时有个三人团队来进行专业的投资评价,顺便和村里沟通一些细节。
温泉水完全符合温泉旅游水质行业标准,很多指标甚至更加优秀,未来参评优质珍稀温泉完全没有问题。
套用聂凯的话就是:可惜目前行业标准最高只有优质珍稀温泉。
可以这样理解:分的卷子,学霸考分,是因为实力只有分;学神考分,不代表他的实力只有分,而是卷子只有分。
而选址勘探的结果也没有什么意外。温泉眼附近适合开发的地段还基本就是江利规划上的范围,无非就是外延根据主体建筑的需求进行微调罢了。
哥也是有系统的人!
“开局不错啊”江利暗自得意。
这期间江利也没闲着。
先是跟着老支书到部分村民家去走访。
走访的目标主要就是有年轻人在外面进厂拧螺丝、当社畜的农户。
其实就是一些在外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短期不会有太大起色的年轻人。
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没有接受过足够的高等教育,从事的岗位也不是不可替代的,面对高昂的房价和生存成本,所得的收入更不可能轻易就实现经济自由。
这类的年轻人,村里有多人,光是在县里打工的就有一半,涉及了多类第三产业。
与其背井离乡,为了渺茫的前途挣命,还不如回到熟悉的家乡,为故土的建设出把力。
令江利意外的是,已经有、个年轻人打算回家帮忙了。自从帐篷营地见到了效益,光是小胖两个月左右挣了小两万,村里的老人家就心思就开始活泛了。
咱家娃也不比程老四家的小胖差多少,利娃子不止一次提过缺人,自己的娃早点回来说不定能赶上好机会呢。
啥?辛苦?在哪打工不辛苦?在村里上班还能顾家呢。
在外面混得还不错的年轻人就先不叫回来了,人各有志,没准人家还嫌弃村里条件差呢。
打算回家帮忙的年轻人,江利记下了他们的基本情况和从事的行业,盘算着有什么合适的岗位可以安排他们,熟练工能直接上岗多好?省得再花精力培训了。
还有就是和聂凯反复确认进度问题。
有一次两人在湖边散步闲聊,聂凯开玩笑地问过江利:“这么急着推动进度,是不是急着要证明自己?”
江利想了想回答:“我不否认有一点这方面的原因。
但是更重要的是全村人等不起。
现在的社会,竞争太激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