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刚好!”
“放鞭炮!”
随着“香烛先生”徐爷爷的一声叫喊,“出殡”队伍即将出发。
何春看了一下手上的手表,正好是早上点三十六分。
此时何春并不知道这些时辰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后来专门问了徐爷爷后才晓得缘由了。
整个“出殡”队伍看着还是很威武雄壮的。
走在最前面的“举旗方队”,队伍呈两列布置,由十多面五颜六色的旗子组成。
这队伍一般是由村里邻居家的小孩举旗,何春小时候也经常去举旗。举旗的小孩能分到很多糖果,所以小孩都挺乐意的。
听爷爷说“举旗方队”是为“出殡”队伍开道的,举旗的小孩都是童男童女,是防止“出殡”途中遇到牛鬼蛇神挡道的。
排在举旗方队之后的就是“花圈队”,“花圈队”都是村里的妇女组成,也是呈两列布置。
“花圈队”是整个“出殡”队伍最多的,所以也是最混乱的,毕竟是一些妇女组成。她们是不会管那么多的。
紧接着就是“鼓乐队”,这些人是敲击西方乐器的,黑白喜事都会用到他们。
这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何春小时候看到的“出殡队伍”从来没有用到过。
然后就是“抬轿队”,这支队伍固定只有两个人,抬轿的人正是何春叔叔家那对双胞胎弟弟。
轿子里面是放的是爷爷的遗像。这时就要求抬轿的人必须要很平缓,切不可让遗像倒下。
紧跟后面的就是“龙须队”了,就是孝子孝孙了。
他们牵引着“龙须”靠道路两旁行进着。
何春此时正走在“龙须队”最前面且是在道路中间的那个人。
只见何春左持招魂幡,右捧灵位牌,表情严肃的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着。
接下来就是整个“出殡”队伍最重要的一部分了。
“龙棺”。
“龙棺”此时正由十六位“金刚师”用厚重的肩膀一步一步向前抬着。
每个“金刚师”旁边还配备有一名身穿孝服的男子。
听说有了这样的配备,这十六位“金刚师”不管遇到多重的“龙棺”都能抬起健步如飞的。
最后在“龙棺”后面就是道师了。
道师作为压轴队伍,是专门为“龙棺”保驾护航的。
何春之前听爷爷说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爷爷作为道师跟随“出殡”,在“出殡”途中突然风云变幻,天空顿时乌云密布,顷刻间大雨滂沱,道路泥泞不堪,极易摔倒。
这时整个“出殡”队伍都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只有跟在队伍最后的道师们不慌不乱。
立马吹响手中的法器,不一会就雨过天晴了,路上积水顿时消失,道路恢复如初。
何春那时候并没有那么相信,但经过岁月的成长,又自己才经历的那么多离奇的事情之后,对这些自然就深信不疑了。
“咻!”
“咻!”
“咻!”
随着徐爷爷口哨一响,整支队伍都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