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安跑进厅堂:“爷,有何吩咐?”
朱元璋说道:“退掉东街外宅的房屋,让张惜惜自谋生路。”
“小的马上去办!”
朱元璋又叮嘱:“那九位结拜兄弟,若找咱喝酒,一律推辞,说咱不在家!”
“是!”玳安听令。
果断地弃养外宅女,疏远狐朋狗友,这番雷厉风行的举措,震惊吴月娘和李娇儿。
她俩心里嘀咕:官人吃错了药,还是转了性子?
而且,官人讲话的语气也与以往不同。
朱元璋露出笑容:“瞧,咱以身作则,节省开支,杜绝铺张浪费!你们能做到吗?”
吴月娘赞许地说:“官人改正陋习,专心经商,奴家定当支持!”
李娇儿的眼中闪过疑虑:“官人真的不再去丽春院?”
朱元璋明白,西门庆常去丽春院花天酒地,等于给李娇儿的姐姐送银子。
不过,咱可把丽春院当做交际场所,接招重要的贵宾和官员,迎合他们的喜好。
必要之时,还可拉李娇儿的姐姐入伙,利用她的资产,一起做生意。
想到这,朱元璋说道:“倘若招待贵客,咱必须去丽春院作陪,逢场作戏而已。”
李娇儿连连点头,笑颜如花。
吴月娘提醒:“自去年起,生药铺盈利堪忧,傅二叔的能力若不行,应尽快更换主管。”
李娇儿忙说:“傅二叔在生药铺干了三十多年,经验老道,岂会能力不足?”
朱元璋急欲了解生意情况,立即领着来安和来旺,抵达生药铺。
大宋时期的药材行业,非常繁荣。
宋朝规定,朝廷是药品交易的唯一合法机构,不许任何人私营药品。
因此,西门庆的生药铺专门倒卖各种原始中药材和一些粗加工的半成品。
一位年约五十的老者,正与几名伙计在店中忙碌。
老者相貌忠厚,姓傅名铭,家中排行第二,人称呼他傅二叔。
“东家来了!”
傅二叔恭敬地迎接,吩咐伙计沏茶。
朱元璋入座,直接问道:“库存多少药材?”
傅二叔一愣,忙介绍各种药材的库存数量。
朱元璋喝了口茶,又问道:“库存价值多少银子?”
傅二叔略加思索,回答:“约千两银子。”
朱元璋放下茶杯,隐约觉察有问题。
“把账本都拿来。”
傅二叔一听,暗暗惊讶。
以往西门庆只问收入,从不看账本,今日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