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几年的李牧,是完全没有名气的。
甚至燕国降将乐乘都比他有名。
至于李牧,七国里除了赵国,谁知道他是谁?
没人知道。
李牧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
导致匈奴每次入侵,都由烽火传来警报,士兵百姓看见烽火第一时间退回城池不敢出战。
像这样过了好几年,赵国这边人马物资损失降到了最低。
匈奴每次过来劫掠,虽然频次越来越多,却总是捞不到什么便宜。
李牧身为后世名将,与白起共列战国四大名将,当然是有他的打算的。
匈奴机动性太强了,示敌以弱,才能关键时刻诱敌深入,一举歼灭,不然赵国根本没得打,来一次就打一次,赵国没那个本事。
匈奴也根本不和赵国硬拼,你来我就跑,反正你赵国没马,根本追不上。
你这里防御好,我打那边。
你那边防御好,我绕道打农村,劫牧场。
你防的过来?
可惜。
匈奴围城叫骂逼李牧出战,身为赵国的大好男儿,七尺壮汉热血沸腾,哪能受得了这种委屈?
百姓和匈奴一同辱骂他。
他不战。
士兵看不起他,他同样不战。
赵王、庙堂百官责备他,李牧依然如故。
是故,赵王忍无可忍,才有了今日的事。
李牧被换下来了。
被一个比他还没名的将领给换下来了。
百姓笑了,欢呼雀跃。
裨将奋也跟着笑了。
就连旁边的士兵也笑了。
闹市此时,真就挺闹听的,人声鼎沸,嘈杂无比。
王刚奇怪的问道:“你们在笑什么?”
“我们啊,我们在笑,终于可以替父母相亲报仇了,那李牧根本不懂用兵,云中郡、雁门郡幅员辽阔,山地众多,就是和匈奴打了又如何?难道占据地利还赢不了那帮只会停马射箭的匈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