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脸兴奋的武将,一听到兵部尚书金忠,拿出立长不立幼的原则说事。
一个个瞬间不乐意了。
“胡说!!”
“金尚书,立储君是为了大明更好的未来!”
“立储立长不立幼,那都是前朝老矩,我新朝不必遵守吧!”
不等朱棣说什么,坚定的二皇子党派驸马永春侯王宁。
立马站出来,对金忠进行反驳。
“永春侯所言甚是,立长不立幼,那是前朝规矩!”
“难不成,你金尚书,还想拿着前朝的剑斩现朝的官?”
“你好大的胆子,你难道要谋反不成!!”
驸马永春侯王宁话音刚落。
淇国公丘福也立即开口反驳,一个谋反的大帽子,直接给兵部尚书金忠扣了下去。
“陛下恕罪,臣只是就事论事,绝无谋反之意!!”
兵部尚书金忠,没有想到这群武将也这么阴。
连忙跪倒在地,对上位的朱棣告罪。
心中则是把淇国公丘福,祖宗十代都骂了个遍。
“无妨,朕知你无此意!”
“你还是好好说说,为何历朝历代,只能立长不立幼!”
朱棣对此挥挥手,没有着急给兵部尚书金忠定罪。
因为六部尚书,都是姚广孝的人。
朱棣还不想跟姚广孝把关系搞僵硬,毕竟,姚广孝他朱棣用着也还顺手。
朱棣对处理政事上,其实并不怎么上心。
毕竟,任何事情都要皇帝亲力亲为,那还不得累死。
他可不想自己老爹朱元璋那样,一天工作十个时辰。
姚广孝对这些事情驾轻就熟,朱棣只需要在大方向上把控就好。
剩余的事情,有姚广孝在,并不需要朱棣多操心。
“谢陛下!”
金忠听闻朱棣不治自己的罪,心中松了口气。
在朱棣看来,六部尚书都是姚广孝的人。
可事实上,他金忠不是姚广孝的人,而是世子朱高炽的人。
因为当初靖难之役在守北平城时,金忠就切切实实的看到了世子朱高炽的恐怖能力。
加上相处日久,逐渐被朱高炽的才能收服。
所以在此时,就算朱高炽不再朝堂,也不遗余力的力挺朱高炽。
“陛下!”
“自古以来,都讲究长幼有序、嫡庶有别的原则。”
“如若打破了这种规矩,恐怕就会招来不可预料的祸乱。”
金忠通晓易理,一上来,就是一招天命神授。
先引起朱棣的警觉,让朱棣认为立储之事。
并不是他皇帝一个人说了算。
“再者说了!”
“陛下,嫡长子继承制,自古以来传承悠久。”
“若冒然的废长立幼,便是打破了这种规矩,肯定会造成混乱。”
“俗话说,没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是在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上,还是在位置的继承上,都要有一定的规矩。”
“不然岂不就乱了套。”
“今日皇家废长立幼,那明日王府,世家是否也可以废长立幼。”
“长此以往下去,继承权的混乱,势必引起社会的动乱,从而动摇国本,影响大明的有序发展!”
“既然嫡长子继承制这个规矩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微臣以为,朝廷那就应该牢牢的遵守这个规矩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