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结局(2 / 2)

按照这个趋势,太子不仅可以自己就养起船厂,不需要朝廷拨钱。

还能让国库盐税收入也得到增加,简直一举多得。

毕竟,盐再多也要销售出去才能变成税收。

而精盐出世,让粗盐的市场扩大到了普通百姓里。

价格虽然变低,但是销售量变多。

积少成多下,国库盐税收入反而变多。

高兴之余,朱棣下令让朱高炽到徐秒云的宫殿用晚膳。

并在晚宴上大肆夸赞了一番朱高炽。

朱高炽心中却是腹诽,船厂这种国事,还得让自己自掏腰包。

要不是为了早日实现大明强国梦,朱高炽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晚膳期间,朱棣表达了自己的喜悦外。

同时也纠结着近日朝堂上的流民问题(山东,河南)。

在徐妙云的询问下,告诉了朱高炽他们。

朱高炽闻言,心中却是一动,觉得这个问题,自己有能力出谋划策。

第二天朝堂上,朱棣询问百官,对待流民问题,有什么好的政策。

户部尚书等人纷纷建言献策。

无非就是降低流民赋税等东西。

对此,朱棣基本都考虑过,只可惜治标不治本,朱棣都没有采纳。

就在朱棣以为没有人提出建议时,朱高炽站了出来。

开口表示,朝廷可以借半年粮食给流民。

同时把荒地给流民们耕种,让他们在年底的时候,把借朝廷的粮食,连同耕田收入的三成。

上交朝廷。

朱高炽这番话,却是让文武百官齐齐摇头。

先不说借给流民的粮食够不够,到了年底,流民们开荒种出的粮食,恐怕还不够还的。

毕竟,一亩地产四百石粮食,已经是高产了。

可荒地初开,一年有石,都是百姓辛苦耕作,老天保佑风调雨顺的结果。

朱棣闻言也是摇头,认为朱高炽这是异想天开。

朱高炽看着嘲笑自己异想天开的文武百官。

反对自己意见的朱棣。

一副胸有成竹,不慌不忙的样子。

对朱棣表示稍等片刻后,就让人去拿自己的东西。

没一会的功夫,手下人就把两袋东西,还有两盆吃的东西,拿到了朝堂上。

东西到齐。

朱高炽先不急,反而是让朱棣,以及文武百官,开始品尝自己做的美食。

煮玉米棒子和烤土豆,烤红薯。

朱棣等人品尝了没见过的玉米等东西后,纷纷好奇。

见朱高炽率先啃了一根玉米棒子后。

在朱棣的示意下,纷纷品尝。

这一尝不要紧,玉米和土豆甜美的味道,瞬间吸引了众人。

等到大家吃完后。

朱高炽才对朱棣开口。

可以让流民们种植玉米,土豆,红薯这些高产作物。

而当朱棣询问这些作物亩产多少时,朱高炽直言。

这些等作物,可亩产百石。

且土豆红薯,种在北方高寒地区,也可以结果。

于是,朱棣开始让全国开种土豆红薯,还有玉米。

到了年末。

国库收入倍增。

朱高炽也得到了朱棣的嘉奖。

同时顺利完成造船任务,坐稳了太子之位。

永乐七年。

朱棣带兵出征,攻伐北元残存力量。

朱高炽开始监国。

利用政令模拟器,进行政令模拟,得到政令的最佳实施方案后,开始全国范围落实。

朱高炽借助政令模拟器,全国各地开种玉米等高产作物,充实大明粮库。

开设大明兵工厂,研制改良大炮枪械,提升军队实力。

积极发展经济贸易,建造大明舰队,开辟大航海时代,提升国库收入。

提高基础教育普及率,注重大明人才培养。

利用各种方针政策,全方位提升大明国力。

保证大明大军后方国力富强。

让“征北大将军”朱棣得以安心北征,为大明开疆拓土。

直到永乐二十年,醉心于国事的朱高炽才蓦然发觉。

老爹朱棣在自己的帮助下,早已经把大明领土,扩张到了罗马帝国!

最新小说: 晚清之先掌兵权再造反 穿越后,我成了冷面煞神的掌心宝 扶妾上位?娶到白月光了你哭什么 人在南洋继承王国,鹰酱加征关税 邪修降临提瓦特,开局玩坏刻晴 前世曝光:开局曝光纯情奥托 乡下来的真少爷,竟然医武双绝 娱乐:玩嗨杨蜜秦兰,热芭痴迷! 万界:从泰拉瑞亚开始叠盒子 大明时空主宰:崇祯大帝横扫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