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实话三国 > 五六救战俘蒋干治闽中 依吕蒙周瑜救彝陵二

五六救战俘蒋干治闽中 依吕蒙周瑜救彝陵二(2 / 2)

曹仁与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牛金等三百人垂危濒没,左右众人皆失色惊惧。

惟曹仁意气奋怒,呼左右取马来,陈矫等知曹仁欲下城救牛金,于是一起拉着曹仁说:“贼众强盛,势不可当,何不放弃这数百众人?”

曹仁哪里肯听,披甲上马,带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与吴军距百余步之遥,迫近城沟。

陈矫等以为曹仁只是在沟上挡住,为牛金支撑作势,谁知曹仁竟渡沟直前,冲入敌围。

吴将徐盛迎战,不能抵挡,牛金等乃得解救。

但敌围之中有余众尚未尽出,曹仁复又直进突入,将余兵从围中拔出,正遇蒋钦拦路,曹仁与牛金奋力冲杀。

混战一阵,蒋钦败退。回见周瑜,周瑜怒欲斩之,众将告免。

周瑜点兵,要与曹仁决一死战。

甘宁说:“都督不可。今曹仁令曹洪据守彝陵,为犄角之势。吾愿领精兵径取彝陵,都督然后攻江陵,南郡可得。”

周瑜从之,即令甘宁领本部人马攻打彝陵。

曹仁闻报,与陈矫商议。

陈矫说:“彝陵与江陵互为犄角,彝陵若失,江陵也难保,宜急速救援。”

曹仁遂令曹纯与牛金暗地引六千骑兵往救曹洪。

曹纯使人潜入彝陵,教曹洪出城诱敌,然后合围击之。

甘宁兵至,曹洪令袭肃守城,自引军出城与甘宁交锋,战有二十余合,曹洪败走。

甘宁却不追赶,直取彝陵。

袭肃厌恨曹操,只是无奈而降,今见东吴兵至,即不战而降。

甘宁所部本为七百人,与袭肃所部三百,增至一千,固守彝陵。

曹纯、牛金兵至,与曹洪合兵一处,围攻彝陵。

情势危急,甘宁与袭肃商议,袭肃说:“敌众我寡,料难抵御。将军不如引军突围,搬取救兵,吾在城中与其逶迤周旋,等救兵至,我为内应,再复夺取。”

甘宁说:“既然取之,岂可轻而弃之?只要安定民心,鼓舞士气,坚守待援,危机可解。”

甘宁重压之下,沉着冷静,一面安抚百姓,稳定军心,鼓舞斗志;一面令人混出城门,向周瑜求救。

周瑜接到甘宁求援,聚众商议。副都督程普说:“当急速派兵救援。”

周瑜说:“我军主力正当要冲之地,若分兵往救,曹仁必乘虚来袭,何以抵挡?”

其余诸将都认为没有兵力可派作援军。

这时吕蒙站了出来:“甘兴霸乃江东大将,拼死夺取彝陵,今死守待援,岂可不救?”

周瑜说:“吾欲亲往去救兴霸,但谁能代理我在此抗拒曹仁?”

吕蒙说:“若都督亲往,吾愿为前驱,都督断后,不须十日,定奏凯歌。此处可留凌统凌公绩当之。”

周瑜说:“不知凌公绩愿代我担当此任否?”

凌统说:“吾与兴霸有仇,是私仇;都督前往解彝陵之围,事关东吴大局。我怎能因私仇而视大局而不顾呢?只是我能力不及,若十日为期,可当之;十日之外,不可胜任。”

周瑜大喜,遂留兵一万,交付凌统统管,即日起大兵往援彝陵。

吕蒙向周瑜献计说:“彝陵至江陵有一条偏僻小道,相通极为方便。可差三百士卒前往砍倒两边树木,横置道上,堵塞其路。敌军败逃,必走此路;马不能行,必弃马而走,马尽可为我所得。”

周瑜依计,遣五百士卒去砍树塞路。

周瑜率大军至彝陵,周泰奉命绰刀纵马杀入敌围,径至城下。

甘宁望见周泰到来,亲自出城迎入,闻知都督亲领大军前来救援,传令军士严装饱食,准备内应。

曹洪、曹纯、牛金闻周瑜兵至,一面使人往江陵报知曹仁,一面分兵拒敌。

周瑜督军掩杀,甘宁、周泰、袭肃从城中杀出,外援内应两面夹击,曹兵大乱,果然从小路败走,却被树木塞道所阻,马不能行,皆弃马而逃,吴军得马三百余匹。

周瑜驱兵追赶,正遇曹仁往彝陵救援,混战一场,看天色已晚,各自收军。

甘宁闻知吕蒙力劝周瑜亲来救援,甚为所感;听说凌统为救援彝陵,顾全大局,暂弃私仇,代周瑜抗拒曹仁,颇为感动。

有人劝甘宁说:“两军交战,误伤其父。可往见公绩,当面冰释前嫌。”

甘宁却说:“两军对阵,斩杀敌将,使命所在,何过之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为父报仇天经地义,何错之有?我无过,他无错,何来嫌隙?我为东吴夺城,他为东吴救援,都是为了大局。既然同为大局,免生枝节,还是避而不见为妥。”

众皆叹服。正是:是非混杂谁能分,恩怨相报何时了?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最新小说: 无耻女县令震惊朝野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大夏摄政王 大唐小兵 穿成土匪?那就造反当皇帝! 请皇兄赴死,老六我登基了! 红楼: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无敌七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