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臣遵旨!”
“请殿下速行,皇上在等着哩。”
此时大殿内,只余诸王和少数勋臣。
文官武将大半退出。
朱允炆眼中惊疑不定,不知道今天到底是怎么了?
原本的册立太孙,宣谕告之天下的事落了空。
皇祖似乎不悦退朝,紧接着又召见朱允熥!
这中间,到底是出了什么变故?
诸王的眼神也是极为精采。
时不时的一起看看朱允炆。
再看看朱允熥。
全员懵逼。
这半年来,大明储位空悬。
但老爷子明显是心有决断,倾向于册立朱允炆。
诸王陆续蹦跶过,努力过。
“立贤”之说曾经有人在朝中放风。
结果那个说话的小官,第二天就被老爷子下令凌迟处死!
此后无人再敢试探。
但今天这画风……
老爷子这是抽抽了?
……
朱允熥上了肩舆前行。
就是两个宦官抬的软轿。
一路穿过奉天门等诸门,进了乾清门后,就是宦官和宫女的世界。
多半衣着朴素,自顾自的做着杂事。
洒扫,清洗,甚至有不少宦官在宫殿后的空地上,种着蔬菜。
还有宫女,在配殿中纺织衣物。
“这……”
“太节俭了吧?”
“朕自愧不如……”
祖龙震惊,曹操震惊,李世民惭愧。
这三位,祖龙好气派。
曹操豁达潇洒,花钱如泥沙。
魏晋风度,就是从上到下花钱没节制,风气尚奢侈,贵人们喜欢斗富。
而眼前的大明皇宫,在气派和规模上,确实是不能和大秦阿旁宫,大汉未央宫,大唐的大明宫相比。
大明天子的节俭,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我皇祖不能和诸位陛下相比,他是真正的农民出身,确实很节俭。”
提起朱元璋,朱允熥心情也很复杂。
一直以来的威严和对自己的无视,内心不免有些受伤害。
但提起朱元璋为帝王的功业和节俭的品德……朱允熥内心也是有压不住的自豪。
祖龙,秦国王室出身,曹操也是出身富贵,李世民,也是关陇集团国公之一的世家出身。
他们号称爱民,只是为了统治的稳固。
不象朱元璋是真的感同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