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和生理方面搞定了投资人,张启山也迅速启动了自己的拍摄计划。
组建一个剧组其实很难,但对于张启山来说很简单。
因为他毕业的地方是中戏。
这已经是国内资源最好的三座大学之一了。
凭着自己老师的关系,张启山很快就组建好了一个团队。
灯光、摄影这方面找的是行业老人,毕竟这些需要经验,所以还是找老人靠谱。
至于其他的,为了回馈母校,张启山找的都是从中戏毕业的人。
这也算是一种传承了。
这些解决的很快,但是唯一的难点,却出在了女主角的身上。
中戏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规定,除了特别好的剧本之外,大一的学生是不允许进组去拍摄影视剧的。
这算是硬性规定之一。
当然,这条规定现在已经松绑了很多,当年多少影帝影后因为这条规定,也只能乖乖的在大学里度过大一,到了大二才活跃起来。
所以,张启山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
中戏。
坐落在帝都的中戏,毫无疑问是国内排名前列的大学之一。
从这个学校中走出的影帝数不胜数。
甚至在圈里都有那么一个说法。
中戏出演员,北电出明星。
从这么传言中就能看得出来,中戏到底出了多少影帝影后。
之前张启山吐槽的国际章,也是张启山的学姐,当年也是从中戏毕业的。
除此之外,姜闻、巩丽、张涵宇这些全都是中戏毕业的学生。
可以说,这张关系网,几乎可以涵盖整个行业了。
当然这些都是外话,张启山今天来的目的,是为了赵金麦而来的。
一间办公室内。
张启山坐在沙发上,毕恭毕敬的看着眼前的老人。
这是他的老师,同样也是中戏里非常受人尊敬的老师。
虽然当年张启山只在他手下学了一年,就从表演系跳到了导演系,但是毕竟这也是老师。
看着张启山这幅样子,卫填海忍不住笑了笑。
他对张启山可是很有印象。
当年在学校里的时候,张启山就属于那种“刺头”类型的学生。
当然,这个刺头并不是说张启山爱捣乱。
是因为张启山喜欢指点别人演戏,总觉得别人演的不是那么到位。
那个时候,卫填海也跟他开了句玩笑。
“你既然那么喜欢教别人演戏,那还不如去导演系。”
卫填海开了个玩笑,没想到张启山当真了。
第二年真的转去了导演系。
“行了,你小子什么性格我还不知道吗?”
“说吧,你找我来,是有什么事吗?”
卫填海笑了笑,对于张启山的来意他大致了解。
无非就是来寻求帮助的。
这些年其实他接待了不少这样的学生,有在校的,有已经毕业的。
所以,他也习惯了。
“还是老师您火眼金睛。”
“我的确有个小忙需要老师您同意。”
张启山被识破了心思,倒也没有任何尴尬的意思。
“行了,你先别拍马屁,我总觉得你小子在给我挖坑。”
卫填海摘下眼镜,饶有兴致的看着张启山。
其实当年看到张启山的时候,卫填海就觉得这小子有那么股灵气。
如果好好训练,真的能成为一个不错的演员。
尤其是他这出众的外型与身材,简直是为了演戏而生的。
“是这样的老师,我有一个剧本,都已经准备好了。”
“现在缺一个女主角......”
张启山笑眯眯的从包里拿出了《开端》的前十集剧本,递给了眼前的老师。
他并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想法。
只不过,他还是被卫填海给识破了。
“我看你不是缺一个女主角,是想好了女主角,然后来找我要人的吧。”
“而且,如果我没有猜错,你要的还是咱们学校大一的新生。”
卫填海瞪了张启山一眼,显然张启山这么做,算是破坏了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