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府。
次日清晨。
马志明尚未起床,杜海山便已然兴奋的候在房门前了。
当推开房门看见杜海山喜悦形于色的面容时,马志明打了个哈欠看向杜海山手中捏着的电报。
“我爹的好消息吧。”
双目紧盯着面前的少年。
杜海山内心说不激动自然是假的。
一切都如面前这个少年预料般无二。
“昨天傍晚,张作向和杨宇亭先后脚都是亲至丁家沟。”
“大公子,你看看这两家给出的筹码吧。”
马志明接过电报。
扫了一眼之后当即一笑。
倒是诚意十足啊。
“马家遭袭,危及奉系将领家人之安危,实属可气。”
“然奉天动荡,外敌窥伺,秀芳所部身兼要责,当以大局为重!”
“擢升秀芳原警卫营营长杜海山为汤原城警备副总司令兼剿匪代司令,代掌汤原城三支协防团调防之权,于汤原城范围内进行剿匪,务必祛除匪患,将匪徒绳之与法,显我奉军军威!”
秀芳指的自然便是马站山。
“杜叔,官升两级,恭喜了啊。”
看着杜海山,马志明笑声开口。
杜海山心中一突,连忙摆手:“大公子就别取笑我了。我这官怎么来的,我心里一清二楚。”
此刻的杜海山对马志明可以说是心服口服了。
权谋二字,有时候比真正的利刃还要锋刃。
仅仅只是动个脑筋,便可以杀人于无形,更能将一个人轻而易举的捧上本不属于他的位置。
他虽不懂权谋,但却知晓何为识时务。
四目对视,马志明笑而不语,而是再次看向手中的信件。
这措辞倒是够冠冕堂皇的。
这是借坡下驴,将自家遇袭的事彻底坐实到那些流匪身上啊。
不过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张作向和杨宇亭给出的实处。
奉天督军府支付三十万剿匪经费,另加五十挺捷克式轻机枪,五挺马克沁重机枪,五百杆辽式步枪和各种子弹共计十万发。
而张作向则是以吉临总司令名义给予十门迫击炮和五门克虏伯野战炮以及炮弹五百枚。
光从清单上来看。
似乎杨宇亭比张作向更有诚意。
可实际上,火炮这种重武器,可远比枪支弹药的效用更大。
而且价值,也远超枪支。
要知道,虽说奉军在武器配备方面强于关内各路军阀。
可那也只是同关内的军阀相比。
在奉军最鼎盛时期,关外三省的兵工厂能够做到月产步枪4支、轻机枪4挺、重机枪挺、迫击炮门。
可这种鼎盛时期早在数年前便已经结束了。
自张大帅出关那的时候开始,奉系的军工便开始走下坡路了。
原因无他。
钱财是有限的。
打仗打的就是钱。
要想前线的兵卒卖命,军饷便成为了重中之重。
如此一来,后方的军工费用自然就会不断缩减。
现如今整个奉军的兵工厂产能可以维持原先一半就不错了。
张作向和杨宇亭两人能拿出这么多已然算是大出血了。
毕竟奉系原先生产的大部分武器都被张大帅带去了关内。
兵败之后,即便能带回来一些,怕也是十不存一。
外加沿途汤玉林等人趁火打劫,能落到杨宇亭和张作向手中的更是寥寥无几。
“大公子,还有一件趣事。早上双喜和我通了个电话,说是张作向在丁家沟的时候,可是一直黑沉着脸。”
“后来打探得知,在张作向出城的时候,被奉天戍卫队给拦了下,因此还险些闹出了人命。”
马志明内心一笑。
不用想也知道,这无非是杨宇亭在给张作向使辫子,免得他还没到,让张作向先入为主,给自己老爹下迷魂药。
对于马站山的安危,他倒是不担心。
只要马站山一日不做出具体归属,便不会出事。
即便有人想暗中加害,那势必也会有人暗中保护。
如果将现如今奉天比作是一个跷跷板,那么马站山便是中间的支点。
这就是最简单的制衡之术。
“大公子,还有一件事。”
杜海山脸上带着几分无奈。
“杨宇亭承诺的三十万军费,事实上让万福林代为拨款的。”
“而那些枪支弹药倒是可以在三天内如期抵达,只不过是直接交付到那些协防团的手中。”
马志明砸了咂嘴,忽然笑了起来。
这才对嘛。
要是真能如此大手笔,那还真不符合这些军阀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