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这么问,自然是想看看自己在朱影心中到底是什么形象,
“咳咳咳……此事事关皇帝陛下……小人不敢菲薄……”
“没事……你只管说……”朱棣此刻心中有些紧张。
“我觉得如今的皇帝陛下是一个伟大的君王。”
“哦?“听到朱影的话,那朱棣顿时面露喜色。
“永乐大帝能征善战,勤于政务,大明,在其手中,注定会走向巅峰。”朱影这一段话,并不是奉承,而是事实。
在朱棣统治期间,大明的国力达到了顶峰,五次北征,让瓦剌吃尽了苦头,对外,派出郑和下西洋,名扬了大明的国威。
所以在朱影眼中,朱棣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帝王。
朱棣会心一笑,随后便小心开口。
“那你对于靖难之役怎么看?”
对于靖难之事,朱棣一直耿耿于怀,他曾经多次从梦中惊醒,可以说,靖难是他的心结。
而天下很多学士都认为,朱棣这个皇帝得的不明不白。
“我觉得靖难之役是朱棣皇帝在困境之下的自救之法,若是这天下落到那朱允文的手里,怕是达不到如今的水平。”
“没错,那朱允文只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他懂什么治理国家。”听到朱影的话,那朱棣心中异常愉悦。
这一辈子,朱棣认为普天之下,只有父亲朱元璋跟他大哥朱标可以压住他,除了这两个人,其他人皆是不如他,而这朱允文,更是不被他放在眼中。
所以当初他的父王把皇位穿给朱允文的时候,他就很愤怒,明明只有我最适合这个位置,你却让一个小毛头去做,这让他怎能不怒。不过后来那朱允文偏偏要听从手下黄子澄的建议,发动消藩,这才彻底惹怒了朱棣,最终导致朱棣发动靖难,将这个皇位夺了过来。
“大人所言确实有道理,不过洪武大帝立朱允文为帝,自然也有他的考虑。”
“好小子,你倒是对皇家之事很了解嘛。”
“之前跟着师傅在江湖之中,听到过不少的小道消息。”
朱影口中的师傅,便是他遇难时将他救下的一位乡野大夫。
“看来得找机会得去顺天府一趟了。”朱影在心中暗暗道。
朱影这个人的性格便是恩怨分明,有恩必报。
听到朱影的话,朱棣心中很是欢喜。
“今个咱高兴,你陪咱喝上几杯。”
“好。”
不远处,便是一家酒楼,朱棣带着朱影走入酒楼,随后二人走上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