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此难是开山凿路之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一语道尽蜀道修建的艰辛。蜀道的主线是金牛道,亦是官道,纵连关中、汉中、成都“三大天府之地”。
战国后期以来,古道之上,官宦辗转穿梭、士子盘桓流连、商贾日夜奔忙、兵丁往来驰骋,各色活色生香的人影,在岁月的进程中演绎出一幕幕生动的历史,不仅见证了秦国与巴蜀杀伐征战的铁马金戈,也阅奏了西南和中原水乳交融的琴声书影。
深冬之际,金牛道如斑驳巨蟒,盘亘在巴蜀崇山峻岭之间。王白、姬月庐和庄妍结伴而行,沿金牛道漫漫南上。
三人途经至德阳县境内摩天岭,此地茂林修竹,宛如置身绿涛竹海之中。清风徐来,花香扑鼻,寻香抬眼望去,山上有一处亭子,周边腊梅丛生,黄花簇簇。
姬月庐说道:“公子,到亭中歇息片刻,再行赶路。”
一路上,姬月庐善解人意,体贴细微,让众人舒心,消除了许多赶路疲惫之意。特别是庄妍,对姬月庐越发喜爱,潜移默化中将之视为小妹。
三人沿山路而上进入亭中,发现有一鹤发童颜老者在亭中。老者一袭素衣,手执竹简,仙风道骨。
“我等进亭歇息,没有打扰老先生吧?”姬月庐向老者行礼问道。
“无妨!无妨!”老者合上竹简,慢悠悠地说道:“此亭非我一人之亭,路人皆可入亭,何扰之有?”
众人亭中歇息,姬月庐将肉脯分发给众人充饥,也给老者送去一些。
“老先生,您尝尝这肉脯。”
“猪腿精肉,去膘剔筋,调味腌制,切成薄片,炭火烘干。工艺繁复,美味至极。可惜……”老人吃过肉脯,略感遗憾。
姬月庐问道:“可惜什么?”
“可惜无酒相佐!”王白一语中的。
有肉无酒食无味。自幼在嗜酒之人身边长大的王白,对于老者的叹息有着深刻地了解,于是解下腰间酒囊,示意姬月庐送去。
“孺子可教也!”老者对王白点头示意,接过酒囊拔出木塞,酒香扑鼻,令其食指大动,喜滋滋地赞道:“好香的腊梅酒!佐以肉脯,恰当好处,恰当好处!”
“姑娘,良辰美景有之,美酒佳肴有之,尚缺琴瑟之音,可否为老朽弹奏一曲。”
酒肉来者不拒的老者,并非颐指气使,而是给众人超然洒脱之感。面对老者要求,庄妍回道:“依老先生所言!”
琵琶起奏,清脆悠扬之音乍起,飘在竹海间,随风化作缕缕轻烟。
“五弦紫檀螺钿琵琶,果然名不虚传。”老人一语惊住庄妍,琵琶声戛然而止。
老者缓缓说道:“你面相华贵,凤气萦绕,又有五弦紫檀螺钿琵琶,想必是滇国王室中人。庄乔乃你何人?”
庄妍闻言,毕恭毕敬地回道:“乃我祖父!”
“他未去西南之时,曾在楚王宫中有过一面之缘。斯人已逝,睹物思人。老者神色自若地说道:“五弦紫檀螺钿琵琶乃圣人屈原所制,蕴藏圣人之道。你虽晓乐理,却未习其法,故不能发挥此宝威能,只能用作弹奏,真乃明珠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