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三体科技,开局测试水滴探测器 > 第8章 外星人能理解声波吗?

第8章 外星人能理解声波吗?(1 / 2)

每个人都带上了不少仪器。

虽然直升机很大,也显得有些拥挤。

“没问题。”

“都准备好了。”

“既然这样,那我们出发吧。”

直升飞机开始启动,巨大的风力让停机坪上的人头发衣服跟着飘动。

所有人都很激动。

因为他们马上就要面对面见到水滴了。

“检查一下摄像设备有没有问题。”

飞机上除了有这十几位科学家之外,还有两位摄像人员。

一间巨大的会议室中。

上百位科学家正抬头看着正前方的大屏幕。

他们都是申请要实地探测水滴的科学家。

然而飞机空间有限。

这些科学家研究的领域大多也都重叠。

不可能让所有人都上去。

最终才用了这个办法。

挑选出十几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代表。

对探测的所有过程做全程视频直播。

其他没办法上去的科学家,就在会议室里观看直播视频。

如果会议室里的科学家,有什么好的意见,也可以通过实时对讲提上去。

“一切正常!”

直播已经开始了。

直升飞机朝着水滴飞去。

“哇塞,好大的武装直升机!”

“国安局确定是要出手了。”

“这架武装直升机我知道,最大可以吊起十吨重的物体,通过它说不定可以成功捕获水滴。”

……

直播间的观众们已经看到了武装直升机。

巨大的飞机慢慢靠近水滴。

跟之前罗云乘坐的那架一样。

驾驶员小心调节着飞机的位置。

距离水滴不到半米的时候,科学家们大声喊着:“停!停!停!”

此刻,飞机上十几位科学家的心都是砰砰跳。

看着眼前这个完美的艺术品。

真怕直升机一不小心碰到它。

它那光滑的镜面,似乎一碰就会支离破碎。

驾驶员技术还是比较硬的,要不然也不会派他来执行这次任务。

飞机的侧边距离水滴只剩三十公分左右的时候。

成功使飞机悬停。

专业人员先检查了所有人的安全绳,确定没有问题。

然后才打开了飞机的侧门。

这架飞机昨天专门改装过。

侧门打开之后,从飞机的侧边伸出两个平台。

平台刚好延伸到水滴的两边。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在水滴的两边搭了两个平台。

方便更好的研究。

那些科学家一手托着安全绳,一边往外走。

虽然身处三百米的高空。

但是面对这件美到让人窒息的艺术品。

竟没有一个人害怕。

“不要靠的太近,它表面的温度很低!”

赵春良刚靠近水滴半米的位置,就感觉到一股凉气扑面而来。

之前无法想象的绝对零度。

现在非常直面形象的展现在自己面前。

这一刻他相信了。

水滴表面的温度绝肯定是绝对零度。

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绝对零度的?

又是怎么在这烈日下,始终维持这个温度。

制造高温环境需要巨大的能量。

赵春良知道。

制造低温环境。

尤其是这么低温的环境。

所需要的能量有多恐怖。

它究竟是怎么实现的?

赵良春想破脑袋,也完全想不通它的原理。

所有人都小心翼翼。

生怕弄坏了这件艺术品。

“飞机上下来这么多人,看他们的样子好像都是科学家把?”

“直接到空中来研究?”

“可以理解,如果使用暴力把水滴弄下去,很有可能会伤害到水滴。”

“你们看那些科学家小心的样子,是不是可以实锤了,这就是外星探测器?”

直播间的观众越来越多。

会议室。

当水滴的完整面貌高清的展示在他们面前时。

数位科学家激动的站了起来。

眼睛死死的盯着前面的屏幕。

想要从水滴上找出一点点不一样的地方。

可是他们失败了。

整个水滴浑然一体。

从头到尾仿佛天神铸造。

完美无瑕!

失败的不仅仅是他们。

在场有很多材料相关的专家。

他们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观察了一遍水滴。

严丝合缝。

全反射镜面。

所有人在它的表面映成一片流畅的光纹。

他们把自己脑海里所有的知识都想了一遍。

也想象不到,这颗水滴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

……

“张院士,第一项,尝试与水滴联系。”

飞机上,一个稍微年轻一些的科学家,手里拿着一个记录本。

上面记的是他们这次需要研究的东西。

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尝试与水滴取得联系。

这么做等于是先承认了它就是外星文明的探测器。

水滴的四周站着位科学家。

剩下的人都在直升机里面。

这位科学家都带着隔热手套,防止自己被冻伤。

“不急,先摸一摸水滴的表面。”

这些科学家手套都戴上了。

小心翼翼的朝水滴摸去。

即便戴着最高效的隔温手套,在触碰到水滴的那一刻,所有人还是感觉到了刺骨的凉意。

绝对零度,一个从来没有人真正达到的理论低温。

“他们摸水滴,为什么还戴着手套?”

直播间的观众们不太明白。

难道说是怕将水滴弄坏了?

可是他们戴的手套看起来非常厚重,也不太像保护用的啊。

不太理解。

……

手摸在水滴上。

就好像摸在金刚石的表面。

没有一丝的柔软度。

用力按一按,坚硬无比。

这时,有科学家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专业温度测量设备。

可以非常精确的测出水滴的温度。

既然大家都尝试摸了水滴。

不如就从它的温度开始研究。

“-.摄氏度。”

研究人员又把设备拿到水滴的另一端。

“-.摄氏度。”

然后是底部。

“-.摄氏度。”

三个位置,三次测量。

设备显示的温度一模一样。

都是绝对温度的理论值。

-.摄氏度。

看到这个结果,再也没有人怀疑了。

资料上给的是完全正确的。

水滴表面温度始终维持在绝对零度。

最新小说: 娱乐:玩嗨杨蜜秦兰,热芭痴迷! 游戏二战:登基称帝,结盟小胡子 晚清之先掌兵权再造反 乡下来的真少爷,竟然医武双绝 扶妾上位?娶到白月光了你哭什么 离了我,校花只能哭着下海还债了 人在南洋继承王国,鹰酱加征关税 盘点十大魅力反派:开局宇智波鼬 我只想当军医,你们让我当女皇? 影视:干姐姐乔晶晶,灌顶众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