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永乐大文豪,求求你不要再写了! > 第46章 三七分成,说书人协会的真正作用!(求收藏,求鲜花)

第46章 三七分成,说书人协会的真正作用!(求收藏,求鲜花)(1 / 2)

“评书小说?”

“说书人协会?”

“还给朕两成利润?”

朱棣听到这话,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御案上的《天下首富》一书。

虽然这书写得挺好,故事内容也很吸引人,就连书里那些贩卖私盐的手段也给了锦衣卫不少的查案灵感。

但是,朱棣依旧不愿意徐钦继续沉迷于写评书小说这种不无正业的事情中。

毕竟他可是大明堂堂的魏国公,虽然因为年龄还太小,不能承担起魏国公应有的责任,却也不能自降身份的跑去跟一些考不上科举的失意文人一样写评书小说吧。

真要这么做了。

魏国公府的脸面的往哪搁,朝廷的脸面往哪搁?

所以朱棣听到这话,想都不想,直接黑着脸训斥道:“你这小兔崽子,就不能好好学习,想想以后怎么为朕分忧,每天不务正业的写评书小说,搞什么说书人协会,是不是吃饱了撑的,闲着没事干?”

“还抠抠索索的分朕两成利润,你觉得朕缺你那点银子吗?”

好吧。

刚刚暴富一波的朱棣还真看不上徐钦的那三瓜俩枣。

或者说,即便朱棣没有暴富,依旧穷哈哈的想着怎么凑银子打仗,也看不上说书人协会这种一听就是下九流行当的买卖。

不是他不想赚银子,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不起眼行当中隐藏着多大的利润。

徐钦也觉得委屈啊。

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想分朱棣点银子,解决下朝廷的财政困难,朱棣竟然还不领情,看不上说书人协会的利润。

不过想想朱棣刚刚抄家灭族,将整个大明的盐商都快撸了一遍,光是黄金白银都缴获了五千多万两,全部财富加起来超过一亿两白银,也就知道他此时多有钱了。

所以看不上说书人协会如今每月能赚取的几万两银子,也是正常。

想到这里。

徐钦也只能叹息一声,道:“却是臣想错了,以陛下现有的财富,显然也是看不上说书人协会一年几百万两的银子利润,只不过陛下说臣写评书小说,创建说书人协会是不务正业,那就冤枉.......”

“等等!”

徐钦的话还没说完,就看到朱棣腾一下站了起来,目光灼灼的看向他问道:“等会儿,你刚刚说什么?”

“臣说陛下说臣写评书小说,创建说书人协会是不务正业,是冤枉臣了。”

“不对,这一句话的前面一句。”

“前面一句?”

徐钦想了想,试探道:“以陛下现有的财富,显然是看不上说书人协会一年几百万两的银子利润?”

“没错,就是这句,你小子确定没有说错?”

朱棣看着徐钦,两眼中充满了怀疑,狐疑道:“还是说你小子欺负朕没有出过宫,不知道说书人是什么职业,就他们那种茶馆卖艺的下九流行当,一年能挣几百万银子?”

“什么时候钱这么好赚了,你该不会是在蒙朕吧?”

徐钦听到这话,那还不知道朱棣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发展出的说书带货商业模式,当即将“说书带货”的情况解释了一番,然后道:“就这还是因为此时的说书人协会只在应天府周边流通,其他郡府的说书人协会还没有建立起来,后续商铺等也没有跟上,否则别说一年百万两白银收入了,即便是超过千万两也正常。”

想想后世的直播带货利润火爆。

徐钦并不觉得自己的“说书带货”能差到哪里去。

如今大明有六千多万人,也不求所有人都能购买他的产品。

但是只要他的说书人协会遍布整个大明,后续供货也能够跟上,取其百分之一,就是六十多万的顾客,一个顾客一年怎么都要买上几十次东西,花上几十两银子吧?

毕竟这可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而不是一天一个月。

尤其是能去茶馆酒楼听说书的人,都不是穷人,不差钱。

所以,徐钦说说书人协会一年的营业额能超过几千万两绝对是在正常不过了。

期间的利润,就算是按照三成来算,差不多也能有个大几百万两,一千万两。

当然,如果徐钦能完全控制货品的源头,能够赚取的将会更多。

最新小说: 多子多福:我贾代儒强娶秦可卿 暑期兼职:我在非洲当皇帝 杨蜜带娃找上门,侯亮平要调查我 影视科技:我七岁打造了机械永生 人在高武世界,校花逼我当男友 我的绝色妻子 胜天半子祁同伟,一脚踢翻汉东天 带星穹入侵超神位面,三王傻眼了 受气包不当对照组后,在八零致富 终极:加大东好友,开局遇强则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