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下游。
考古作业,严禁入内的红色标识竖立在整个河段。
数艘携带先进电子探测仪器的大型侦测船,带着抄网与金属探测器,在上千位各省市考古工作者的协力帮助下游曳在河面之上。
烈日炎炎,几个钓鱼佬手持鱼竿,望向在水体之中沉浮的浮漂。
但实际上,这几人则是年过半百的考古负责人。
与其说他们是在关注水里的浮漂,倒不如说是在关注考古进度!
这里是华夏总台直播画面。
苏忆早前见过的萌妹记者方小颖如下开场:
“距本年年初泗水河段惊现华夏国宝一事已历时三月!”
“我们在此找到了此次国宝打捞事宜的负责人陈念先院士。”
央历史台话筒递上。
“请问陈老对于此次水下发掘有什么结论?”
“或者说我们需要多久,才能发觉到那尊惊现于洪流,而后又在洪峰退去匆匆隐退的神秘巨鼎呢?”
陈念先满头白发,一双大手有着常年考古留下的茧子。
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距离今年泗水河道惊现神秘古鼎的照片记录一事,我已经委托国家博物局进行专项发掘。”
“目前从水下泥沙发掘出来的先秦沉船可了解到。”
“这艘沉船,正是两千余年前的一艘先秦战船,其上发觉出诸如甲片、青铜剑等稀有文物在当今华夏也是极为罕见的,更为惊喜的是,经过鉴定我们得以证明!”
“其沉没的时间地点与历史中秦昭襄王灭周,迁居九鼎于咸阳的时间线路异常吻合!”
“我们目前已可以初步确定,本年年初在洪流中翻滚的灰色巨鼎,极有可能就是两千年前唯一一座,因为战船倾覆而掉落于泗水之中的那方九州鼎!”
“固然国宝寻回之路异常艰难,但我们考古人有信心,有决心找回九州鼎!”
“一定会为祖国寻回弥足珍贵的历史碎片!”
即便在这么一个古物文化凋敝的世界。
传说之中的九州鼎重新现世于泗水。
也毫无疑问引来了可怕的持续热度,即便已经持续了几个月。
每到考古现场开播之际,关注者总会高达数百万人:
“我去,泗水河中难道真的有传说中的九州鼎?”
“我不是在做梦吧?两千年泡在水里,就算是青铜也应该泡烂了吧?”
“上面的你忘记了?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连保存得当的尸体都能两千年不腐,更何况是青铜铸造的九州鼎?”
“我关注九州鼎打捞已经足足三个月了啊,现在装鼎的秦沉船都被捞出来了。”
“九州鼎怎么还没出现啊,真是急死我了!”
“……”对于泗水九州鼎的打捞。
其实不仅仅无数观众。
就连这场专项考古的发起人,陈念先本人。
也是异常焦急的。
这时一个身材魁梧,不苟言笑的短发中年来到,悄悄送来个坏消息。
“陈老,上头批下来的经费已经无法维持这种高强度的发掘模式了。”
“最多今晚,咱们就要停止国宝发掘!”
这是博物保护局长付周。
虽然他的气质看起来更适合警察局局长。
但他也是此次专项发掘的实施人,目的也是为了将九州鼎及时寻回,进而进行封存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