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真扣押朝廷的军粮,已经传的天下皆知。
很多人都对他极为敬佩。
就连贺审言也不例外。
准确的说,贺审言把姜真视作自己的偶像。
只是他不知道,现在的姜真是朝廷驻金陵城的粮饷督办。
今天来问话,就是要针对他的。
“原来是姜大人。”
“在下贺审言参见姜大人!”
“贺审言,言归正传,你和刘居是怎么认识的?”
“姜大人,在下是遭人陷害,在下一直以姜大人为楷模……”
姜真加重语气问道:“你跟刘居如何认识?你跟他做了什么?”
“姜大人,在下对您极为仰慕,在下给您磕头了!”
贺审言答非所问,只是疯狂的拍着姜真的彩虹屁。
可是,对于宦海沉浮且刚刚死罪获免的姜真,明显不吃这一套。
姜真朝着锦衣卫颔首示意道:“去,给他一嘴巴,让他清醒清醒。”
“是。”
锦衣卫抡圆了手臂,抓住贺审言的衣领子,左右开弓煽了两记耳光。
贺审言前一秒还万般兴奋,现在整个人就彻底懵逼了。
他摸着肿胀的脸颊,不知所措,茫然问道:“姜大人,您为何打在下?姜大人?”
姜真调整了一下坐姿,皱眉问道:“本官耐心有限,你告诉我,你和刘居如何相识?”“姜大人……”
“让他尝尝苦头。”姜真摆了摆手,神色明显的不耐烦。
眼前这小子竟跟自己胡搅蛮缠。
这不是纯纯的浪费时间吗?
千岁爷让他来金陵城当粮饷督办。
明眼人以为自己要在金陵城当职。
可是姜真心里清楚,他是被千岁派来这边查案的。
既然是查案,千岁爷留给他的时间就非常稀少。
所以他犯不上在贺审言身上浪费时间跟精力。
锦衣卫将贺审言拖进了潮湿阴暗的小黑屋。
片刻后,小黑屋内就传出贺少爷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很快,锦衣卫再度将贺审言带了进来。
这一次,姜真的情绪很好。
因为贺审言如同撒豆子一般,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全部说了。
好家伙啊!
贺家不愧是金陵城的首富。
更不愧是大明王朝三大顶尖富商。
他们家的粮食生意,所企及的规模几乎覆盖了大半个大明国土。
甚至,还有专门的商队运粮食到北方。
至于做什么?
那就不言而喻了。
姜真仿佛找到了宝贝,双眼发光的他让锦衣卫拿来笔墨纸砚。
贺审言慢慢的说,姜真则是快速的记。
按照贺审言招供的供词,贺家在金陵城这边主要有几处可疑之点。
首先,贺家在宁化府囤了良田三万一千亩。
但是那三万一千亩地,目前还在法律意义上不属于贺家。
而是经过一番取巧之后,以三万一千名当地百姓的名额顶替的数目。
他们就是以这种手段来霸占国家的良田的。
至于那三万一千名连真实情况都不知道的老百姓,在官府的文档之中,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亩来路不明的良田。
此外,宁化府的王家效仿贺家的方式,更借用了贺家的渠道。
用一模一样的手段吞并了本属于朝廷的一万亩良田。
他们的田,却让老百姓为他们缴纳粮税。
这还不是更恶劣的。
更加恶劣的是,贺府跟王府在宁化府加起来四万一千亩良田,每年合计二十七万石粮食是怎么变现的?
就在周显今年对辽阳用兵,以及对哈齐尔用兵的这两个时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