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军队开进城中。曹操下令军队入城后不可烧杀抢掠,违者斩首示众。
此刻的苏林已立于曹操身旁,腰间摇摇晃晃的缠了一圈的头颅,模样滑稽却又十分骇人。
当曹操进城时就看见腰间悬挂十三课头颅的苏林,将苏林唤于身侧,战后论功行赏,苏林无疑是此役收取头颅最多的普通军士。
同那七员虎将收取头颅的相比,就相形见绌了。
七虎将中收取最多的头颅的是作为先头冲锋骑军部队的夏侯惇夏元让,光是夏侯惇一人便收取了三十来颗头颅之多。
而为什么只有三十来颗头颅,是因为夏侯惇随身携带的钩住敌人头颅的铁钩只有三十多勾,实非夏侯惇只杀敌三十余名。
夏侯惇战时悬挂的一圈头颅于马背之上,冲锋时头颅跟随马的节奏上下起伏着,头颅上仍停留着死前的惊恐神色,马背上的只能看得见一双布满血丝目露凶光的悍将,浑身浴血,脸上不断的流淌着鲜红且有温度的鲜血。
黄巾乱军见此将莫不胆寒。
夏侯惇战后浑身浴血,伤痕累累,光是脸上的伤痕就多达六七条之多,腹部有一贯穿伤口也只是潦草的包扎了一下。
胯下战马不堪重负,早已换了三匹,手中武器也已经换了又换。
夏侯惇也不知自己究竟冲杀了多少次。诛杀了多少名黄巾乱军,而身上的头颅也只是方便时才取,更多的时候是只顾着冲杀敌军。
几乎已经不能分辨他究竟是夏侯惇还是阎罗手下的杀神。
此役曹操军队殒命四十余人,伤者百余人,而黄巾军除去逃掉的几十人,几乎全都殒命城下。
这巨大的伤亡比当然最大功劳是曹操手下的七员虎将。
进驻完毕曹操当即论功行赏,士兵中首功便为苏林,苏林官升至胡风校尉,掌管枪兵五十人。赏银六十五两。
听名字胡风校尉似乎有几分厉害,而在汉末时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而校尉中除了隶属于京师的屯兵校尉,其余都是最低级军官的职位。
苏林拿着刚到手的赏银将他随手放入系统的背包格子中,突然想起来,自己先前从黄巾军那里摸尸来的张角的书信。
苏林翻出张角的书信,苏林看见上画了一些看不懂的符号,并且还算端正的写着:吾弟梁见此信,于东元二年元春初起兵围攻东郡兖州,届时兄将领兵于白马城渡江围攻兖州,弟宝领兵屯于济阴阻断援军助你一臂之力,十日之内兖州必下。
落款是天公将军张角。
苏林顿时明白了此封书信的重要性,曹操如若得此书信,获悉黄巾军动向,先黄巾军一步,部下埋伏,那诛杀黄巾军不是手到擒来?
苏林突然想到,按汉末三国史书记载,年末,曹操在陈留太守张邈支持下募得人,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在己吾正式起兵,第一个竖起反董卓的大旗,而此时曹操从谯县起兵任丰城县令。而此时张角也该在4年殒命,同历史把并不相符。
苏林并没有太多奇怪,自己都能穿越到三国异界,那穿越过来同历史不符也属于常理。
苏林从系统的日期中得知现在是东元初年秋初,离张角同他两个兄弟的约定的攻城日期还有两个季度之久。
苏林起身来到曹操的军帐之中,帐前的守卫见是新任的胡风校尉苏林并未阻拦,苏林走入帐中,此时的曹操正在规划未来丰县的军伍屯田与招兵买马的计划,而历史上曹操的贴身护卫被称之为古之恶来的典韦正躺在躺椅上鼾声如雷。
曹操抬眼见是苏林,原本紧锁规划的眉头舒展开来,开口笑问道:原来是苏校尉,来此有什么事?
曹操虽在笑问,苏林仍感受到了曹操强大的气场,压得苏林喘不过气来。
苏林急忙行李抱拳道:末将见过曹公,在此前一役缴获张角手信一封,不知真假,还望曹公过目。说着将手中的书信递给曹操,曹操接过书信,快速浏览了一边,似乎是怕漏了什么,又继续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接着曹操低着头踱步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然后抬起头望向苏林说道:苏校尉,此封信必为张角亲笔所写,信首符号是黄巾军特有的交流方式,消息对我曹操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知此动向,我军必将重创黄巾军,待事情办成苏校尉自有大好前途。
苏林拱手称谢,曹操点了点头示意苏林可以退出营帐之中。
此时躺椅的典韦醒了,典韦醒来看见苏林站在帐前,典韦顿时嚷嚷着叫道:曹公,末将要和苏校尉洽谈军事,敢问上任县令珍藏的美酒在何处?
曹操无奈的摇了摇头:你这斯有什么军事可谈?嘴馋了想喝酒直言就是了,快滚去粮仓自取两坛罢了!
典韦憨憨的笑着点头,叫道:曹公俺去也。
走上前推搡着苏林退出帐中,苏林被在典韦热情的推搡中退出军帐。
两人直奔粮仓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