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文华殿内上下忙碌。
果然。
朱元璋来了。
果然。
陪在朱元璋身边的,是朱允炆。
走到灵堂。
朱元璋竟顾不得帝王尊严,潸然泪下,“标儿,你怎么如此狠心,让咱白发人送黑发人?”
携手半生的马皇后没了。
培养半生的太子没了。
两个挚爱之人离去,哪怕如钢铁般的朱元璋,也经受不住这般打击啊。
朱允熥暗暗感叹:果然,太子的死,让朱元璋下定觉醒,要把淮西集团掀个底朝天啊。
此时。
凉国公蓝玉来了。
他是太子朱标的舅舅。
到了灵堂。
他先拜朱元璋。
再拜朱标。
整个人哭得梨花带雨,旁人拉都拉不住。
甚至——
蓝玉都没有注意到,此时朱元璋看他的眼神,更多的是冷漠。
或者说,都没有多看。
朱元璋一直在安抚朱允炆,“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这一切。
只有像朱允熥这种小透明,才能旁观者清,看得明明白白。
舅祖父这时候不交权。
怕是真没有机会了。
等太子下葬,明年皇爷爷的屠刀就要落下来了。
朱允炆一直在提醒,“皇爷爷,舅祖父战功卓著,在军中威望颇高,且是父亲的长辈,如此跪拜,传出去于父亲名声不好,您让他起来吧。”
嗯?
站在一边的朱允熥嘴角一抽。
这个老六。
是在给蓝玉求情吗?
怎么听着,朱允炆这老六,刻意强调了“战功卓著”“军中威望颇高”,这些朱元璋最在意的事情?
果不其然。
听到朱允炆的话。
朱元璋的声音,如同闷雷炸开,“凉国公,听到了吗,太孙让你先起来,可不能悲伤过度!”
蓝玉这才止住哽咽。
此时的蓝玉。
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
除了那件事!
蓝玉起身后,又朝朱元璋跪拜,“陛下!多年以来,老臣在外征战犯错不断,常有太子庇护,陛下宽仁才得以免收责罚。
“如今太子薨世,老臣心痛如绞,再也无法领兵征战。
“往后余生,老臣请辞,归隐故里,从此不问世事。”
此言一出。
灵堂内鸦雀无声。
朱元璋也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
这家伙。
竟然要辞官归隐?
什么情况?
朱元璋皱眉不允,“北元未定,倭寇扰边,四方未稳,太子薨世,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你乃军中肱骨栋梁,怎么可以在这时候请辞,蓝玉,你于心何忍?”
一夜思考。
很多问题。
蓝玉也想明白了。
一个结论:朱允熥所言,句句属实,若在贪恋这个位置,小命不保。
所以蓝玉态度坚决,“请陛下成全!老臣愿弃国公之爵,余生为太子守陵!”
“不可!”朱元璋呵斥,“你乃是太子舅父,是长辈,怎么可能为晚辈守陵?再者,你弃了国公之爵,谁来继承世袭?”
蓝玉再拜,“老臣还有个不情之请,请陛下赐美人为妾……”
“混账东西!”朱元璋大骂,“这是太子灵堂,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灵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