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塘区蓝田。
康氏鞋业工厂内,数十名工人坐在流水线前吹水打屁,丝毫没有要开工的迹象。
这一幕已经持续好多天了。
随着港岛越来越国际化,本土实体业受到了外来的影响,出现了大面积的崩溃。
化妆品行业几乎被日韩所垄断。
纺织业、服装业也因为人员工资和材料成本的关系,被内地庞大的人口红利所渐渐取代。
制造业方面,港岛本身就是弱势,自然更没有什么存在感,被外来制造业所打垮也很正常。
这也就导致曾经被誉为港岛工业基地的九龙观塘,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大量的工厂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人失业,社会紊乱,滋养黑色的土壤渐渐诞生。
观塘区是九龙最早开发的地段之一,这里也汇聚了大量的人口。
位于九龙湾的德福花园、淘大花园,还有蓝田的正在建二期、三期工程的汇景花园和丽港城。
这四个大型屋苑便提供近万个私人住宅单位,近万人口。
还不算上大量的中小型屋邨。
可以说整个观塘差不多得有4-万人。
如此之多的人,再加上这里的工厂破产,工人失业,致使许多人不得不前往九龙其他地方打工。
而那些年纪不大的青少年,也被港岛各大社团所蛊惑拉拢,逐渐的成为了社团新人的摇篮。
根据记三合会调查组在年的摸查,整个观塘区差不多有万左右的青少年,其中有九成都有黑涩会背景。
不是给黑涩会当过马仔,就是家中有人或多或少的跟黑涩会有联系。
如此之多的涉黑青少年,自然也诞生了大量的社团,其中观塘最大的势力就是和联社的阿乐。
空无一人的工厂大门口。
忽然从远处开来了几辆汽车。
康氏鞋业的老板康兆民连忙从工厂内跑了出来,很是热情地迎上前,看着从车内走下来的年轻人:“雷先生,您好您好,我就是康氏鞋业的老板康兆民。”
雷世豪微笑着与对方握了握手:“康老板你好,今天麻烦你了。”
康兆民高兴地说道:“不麻烦不麻烦,您有意收购我们工厂,那是我的荣幸。”
“收购不收购,还是得先看看再说。”
雷世豪抬眼扫了一眼工厂内的流水线还有一些工人,见机器没有开动,疑惑地问道:“康老板,我看你们工厂好像没有开工,是怎么回事?”
“这个…实不相瞒雷先生,是因为没有材料了。”
康兆民尴尬的说道:“早在上个月我就有了卖掉这家鞋业的打算,只不过一直没人接手,我也不想继续留着这家鞋业,就让工人们停工了。”
一听停工一个多月了,雷世豪便没了进去参观的打算,直接问道:“康老板,我想我的来意你是知道的。”
“明白明白,雷先生,您别看我们鞋厂已经停工了,但是那些流水线机械都是我年前花重金从曰本进口来的最先进的生产鞋子的机械,这几年保养的一直都挺好的,而且我们厂的工人都是熟练工,只要买来原材料,当天就能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