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道人的道行比马道姑要高出不少,懂相术,能观气。
贾府那边的祥瑞之气,显然不是贾母贾政那些凡人所能发出的,莫非有仙人到访?
马道婆不无担忧的说:“我那十小鬼,该不会被仙人收了去吧?”
病道人笑道:“仙人想收,你还能拦住不成?”
“那不敢!”
修炼成仙,那是每个修道之人的终极目标,马道婆也是,不过她误入偏门,练出十个纸鬼,却也可以靠这个吃喝不愁。
聊了几句,病道人答应她去探访一二,马道婆便急匆匆的沿墙根走了。
刚离开不久,王子腾从府中出来。
北静王亲自将他送到门口,拱手告别。
王子腾再拜之后,悄无声息的钻进了早就候在门口的轿子里,离开了北静王府。
他每次拜访北静王,都是在深夜,白天从不来的,故而在外人看来,他和北静王基本上来往很少。
……
大病初愈,戒过上了睡觉睡到自然醒、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好日子!
这可太对老猪的脾性了!
想想取经路上那些艰难险阻,餐风露宿、忍饥挨饿,而且还要时不时和妖怪们拼个你死我活,苦也!
躺在暖烘烘香喷喷的被窝里,再加上美女丫鬟的悉心伺候,戒舒服的不要不要的。
一辈子就过这样躺平的日子吧!他在内心疾呼。
再也不要回到那取经路上去!
“二爷,该起床啦!”
正闭眼窃喜,忽然袭人的声音唤道。
“不,让俺老宝再睡会儿!”
袭人笑一下,又推了推他,“再不起就来不及了,今天二奶奶发丧!”
人死为大,况且这王熙凤还是他亲手杀死的。
戒只好揉揉眼睛,慢吞吞的起床,任由袭人伺候着穿戴起来。
荣国府前,只见府门洞开,乱烘烘人来人往,里面哭声摇山振岳。
短短时间内,宁国府、荣国府两府内都有丧事,荣宁街还真是从没见过这样的阵仗。
一百单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另有九十九位全真道士设坛打坐,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
秦可卿虽然也出名门,可王熙凤却是王家的掌上明珠,自然来参加吊唁的人更胜。
大明宫掌权内相戴权遣人抬来了祭礼,并亲自来上祭。
其他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之孙、理国公之孙、齐国公之孙、治国公马之孙、修国公之孙;缮国公之孙,这六家与宁、荣二家并称“公”,号称同难同荣。
余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孙、定城侯之孙、襄阳侯之孙、景田侯之孙等等。
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有东平王府祭棚,南安郡王祭棚,西宁郡王祭棚,北静郡王祭棚,“四王”俱到。
此四王公,在大周朝权威赫赫,更是各路人马争相巴结的对象。
北静王水溶素来与贾府相厚,这日五更入朝,公事一毕,便换了素服,坐大轿鸣锣张伞而来。
祭棚前,病道人朝贾府张望,眼睛在贾府上上下下的人群中扫视。
他脸色惨白,身子瘦弱,一副濒危病人的模样,让人担心他会随时倒地身亡,可眼睛里湛出的精光却又让人一凛。
病道人的目光,落在了贾宝玉的身上。
此人大有异样!
病道人暗自纳罕:昨夜观那祥瑞之气,莫不是此人发出来的?素来知道他衔玉而生,命中或有神灵相助!
北静王注意到病道人的神态,笑问:“老道,你觉得此人该戴什么帽子?”
在当时,北静王母丧的时候,病道人来访,号称要送他一顶白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