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不怕被我父皇抓走,你就使劲蹦跶吧。”
张逸闻言顿时老老实实的缩回了朱标的怀里。
朱标:“张逸,我之前其实不太相信有亩产三千的作物的。”
“不过现在我相信了。”
“现在我还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想通。”
张逸:“你说吧。”
朱标:“按你所说,沈家势必会重新成为富可敌国的豪门大户。”
“我该如何着手将他家过量的财富拿过来,再分配给底层受苦受难的大明子民呢?”
张逸:“这并不难,两个方法就可以了。”
“第一个方法便是优化财产税,税收永远是财富再分配最好用的手段之一。”
“第二个,就是名。”
“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对持有者来说便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数字了。”
“往往到了这个时候,持有者追求的就不是利,而是名了。”
“你不但要提高商人在大明的地位,还要给商人当官。”
朱标不解:“当官?你不是说过,官商勾结,权钱合力是最可怕的事吗?”
张逸:“所以要让他们当名官,当无权官。”
“比如应天首富,那便给他一个京城财官,几品你自己定,享受同品级官员的待遇,但是没有俸禄没有实权,而且每年都要交一笔钱。”
“这笔钱咱们也不是自己拿来花,而是朝廷出一样的钱拿来改善京城百姓的生活,或者作为京城基础设施建设的使用。”
“这样只要谁家当了首富不掏钱就会被百姓骂他为富不仁。”
“要是打算隐瞒财产,财产税安排上,少报瞒报偷税漏税者,抄家处理。”
朱标:“可是全国各地都如此做,朝廷会不会掏不出同样的钱出来。”
张逸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用爪子拍了拍脑袋。
“你怎么这么不知变通呢?”
“拿来办事花多少钱不还是咱们说了算?掏不出来咱们就翻倍报,然后花他们的钱就行了。”
朱标有些为难:“这样不太好吧?”
张逸此时声音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所以这事只有你能做,只要你不出问题,那一切就都没有问题。”
“乱世当用重典,这是让大明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所能走的最短的路。”
朱标慎重的点头:“我明白了。”
交谈之中,一人一龙回到了东宫的太子府。
站在太子府的大门前。
想着不久后大明的百姓可以人人有衣穿,人人吃饱饭,朱标就有些情难自禁。
他不顾刺眼的阳光,仰头看向悬挂于中天的太阳,眼中露出的神采比日光还要璀璨。
朱标:“张逸,帮帮我。”
张逸:“好。”
听到张逸干脆的回答,朱标嘴角忍不住勾了勾,又喃喃道。
“也帮帮大明。”
张逸:“好。”
PS:今天的更新完毕,大家明天见